本報訊(記者 遲銳) 5月21日上午,全市2013年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血樣采集活動在東港區人民醫院啟動。經過工作人員的嚴格檢驗,一上午就有158人采集了血樣,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當天上午9點半左右,來自東港區檢察院的楊健仔細填寫了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資料庫的志愿書,把填好的表格交給工作人員后,楊健捋起袖子,做好了準備。
“我覺得這跟獻血的意義還不一樣,如果配型成功,說不定我們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楊健說,他是跟幾個同事一起來的,現在隨著采集技術的成熟,采集造血干細胞也非常簡單、安全,而且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健康,還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非常有意義。
跟楊健不一樣的是,東港工商分局的王萍是帶著感恩的心來進行血樣采集,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據其介紹,她的丈夫2008年曾經得過重病,需要進行血漿置換,置換了11次后,才得以治愈,挽回了生命。
據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介紹,想要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愿者,必須先捐出血樣,以便自己的血液資料入庫。我市已經累計招募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3600多人,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4人,挽救了4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今年,志愿者的招募范圍主要集中在東港區和嵐山區,預計將歷時兩個星期,計劃招募志愿者1200人,將有1200份志愿者的血樣被存入“生命銀行”,所得血樣將及時送到中華骨髓庫設在青島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再將志愿者個人信息和血液檢測結果錄入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供血液病患者檢索配型,為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