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5月28日訊(記者 尹海洋 赫洋)今天下午,山東省環保廳公布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征求意見稿)及《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等6項標準,初步規劃利用8年的時間加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力爭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屆時,我省現有固定源大氣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預計可削減6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可削減60%左右,顆粒物排放總量可削減70%左右。
相關報道:2020年山東空氣質量改善50% 全國首推治理時間表
現狀:
山東PM2.5濃度超國標1.4倍 1-2月霧霾污染最重
省環保廳副廳長謝峰介紹說,2012年,我省顆粒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為129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和41微克/立方米,雖然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三項污染物濃度仍然超過國家2012年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細顆粒物(PM2.5)折算濃度約84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1.4倍,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濃度的6倍多,我省已成為全國也是全世界污染最重的區域之一。
今年初,我省17城市除青島、煙臺、威海等個別市以外,其余市均啟動了空氣質量重污染應急處置程序,1-2月,17市出現污染指數(API大于300)最為厲害,天數達70天(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12%。
治理:
8年規劃治理霧霾 6項標準嚴控排放
為改善我省大氣質量,省環保廳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規劃》包括“調結構、促管理、搞綠化”三項舉措,共分四期構成。
記者了解到,《規劃》項目主要包括: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關停淘汰落后產能、除塵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揚塵綜合整治、機動車排氣控制,車用油品升級、高排放車限行及淘汰,監測監管監控及應急預警能力建設等。
為實現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的目標,省環保廳會同省質監局組織制修訂了《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和火電、鋼鐵、建材、鍋爐和工業爐窯等5項地方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經省政府5月24日批準后發布,2013年9月1日起實施。
規劃:
8年后空氣質量提高50% 顆粒物排放削減七成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我省現有固定源大氣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預計可削減6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可削減60%左右,顆粒物排放總量可削減70%左右。在上述基礎上,機動車燃油由國Ⅲ提升為國Ⅴ標準,揚塵得到較好控制,我省絕大部分區域環境空氣PM2.5濃度能夠達到50μg/m3以下,大部分區域環境空氣PM2.5濃度能夠達到或接近35μg/m3左右。
屆時,環保部門將對不達標企業落實限期治理計劃情況定期檢查調度,對不能按期達標的企業,將依法實施限產、停產治理或結構調整,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各種違反環保法律法規行為。
相關報道:185家世界500強落戶山東 華潤將追加千億投資
山東冬麥區旱情解除 大型水庫增蓄0.8億立方米
山東大部地區降雨結束 濟南30日氣溫回至30℃
中關村軟件產業基地落戶山東臨沂
濰坊壽光成立山東首家縣級拍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