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2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的求學和職業等狀況展開統計分析,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7年獨家發布高考狀元調查研究報告。報告顯示,1977年恢復高考36年來,高考狀元流失海外嚴重,7成狀元難覓職場蹤跡。高考狀元并非“全軍覆沒”,專業領域“職場狀元”頻現;學界狀元職業成就最高,3人當選中國兩院院士,1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經商從政不是狀元所長,無人登上福布斯胡潤中國富豪榜,尚未出現省部級以上官員。報告指出,“狀元熱”源于社會對知識和公平競爭的尊重,社會對狀元未來職業成就有更高的期待;總體而言,恢復高考以來高考狀元職業成就平平,狀元的教育投資回報率未達社會預期。
恢復高考36年來,中國六星級和五星級大學最受高考狀元青睞,8成狀元扎堆就讀北大清華;高額獎學金成高校爭奪狀元“殺手锏”,港臺高校未對北大清華構成實質性威脅。令人惋惜的是,2000年以來浙大、武大和吉大等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前十強高校,沒能贏得中國最優秀考生的鐘愛,已無高考狀元報考。近十年來,高考狀元追捧熱門專業,經管專業最受高考狀元青睞,農學等冷門專業至今無狀元問津。全國高考狀元“陰盛陽衰”趨勢明顯,女狀元比例高達51.84%,男性高考競爭力下降,男孩危機日益凸顯;湖北男狀元比例最高,福建女狀元巾幗稱雄。值得關注的是,全國有520所中學培養出高考狀元,“國字號”或“省字號”名牌中學壟斷各地區狀元;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培養35名狀元,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榜首,勇奪中國“高考狀元搖籃”美譽。
高考狀元成頂尖中學標志,堪稱中學金字招牌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為中國目前最大規模、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對一個地區基礎教育特別是中學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年度檢閱,也是檢驗一所中學能否育才、育出優才能力的重要標志。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能否培養出高考狀元是檢驗一所中學辦學水平和是否頂尖中學的重要指標,狀元數量多少體現了一所中學的師資力量的強弱、教學質量與領導班子管理能力等的高低、校園文化的優劣。高考狀元就是一所中學的“金字招牌”,一所中學培養的高考狀元的多與少對中學爭奪優秀生源、贏得教育主管部門肯定和社會認可、提升和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至關重要。
全國520所中學上榜,云師大附中榮膺“狀元搖籃”
結果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2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狀元中,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培養的高考狀元人數最多,有35人,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100強榜首,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高考狀元搖籃”;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有24人,居第二;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有23人,列第三;海南中學有21人,列第四;太原五中有18人,列第五;南寧二中有17人,居第六;石家莊一中有16人,列第七;哈爾濱第三中學有15人,居第八;銀川一中和海拉爾第二中學各有14人,并列第九。
位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中學依次是烏魯木齊一中、上海中學、重慶第一中學、長春外國語學校、石家莊二中、貴陽一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重慶南開中學、天津耀華中學、湟川中學、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昌二中、文昌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和北京四中等,培養高考狀元均在10人以上,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高考狀元基地”。培養高考狀元人數5人以上的有78所中學,人數在2人以上的有293所。
“國字號”或“省字號”名牌中學壟斷高考狀元
統計顯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全國有520所中學培養出高考狀元,分布在全國260多個地級城市,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表示,這些中學均是我國各省市自治區辦學水平一流和綜合實力最強的中國頂尖中學。1977-2012年中國高考狀元就讀的中學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其一、各省市自治區培養高考狀元較多的中學多為各省市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的省屬或市屬重點中學與名牌中學,擁有較豐富的行政資源、教育資源、學生資源和社會資源,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濃郁的特色校園文化,基本是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國字號”或“省字號”的“名牌中學”;相對而言,普通市縣區中學在與這些名牌“狀元校”的全面比拼中還處于弱勢。
其二,培養狀元的中學多位于各省市自治區的首府所在城市或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這些城市的中學相對其他城市的中學在基礎教育資源方面具有相對的優勢。其中,云南、海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和青海等省區的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多集中在省會城市,所以高考狀元相對集中在省會城市的重點中學。
其三,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基礎教育較為發達地區的高考狀元畢業中學分布相對比較均衡,比如浙江、廣東、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福建、江西和四川等地區。這些地區的基礎教育資源分布較均衡,產生高考狀元的中學數量偏多且相對分散,因為中學與中學之間差距較小,產生高考狀元的中學就不會集中在省會城市或有限的幾個大城市,以至于部分縣級中學或縣級市的中學也產生了一些高考狀元。
而經濟欠發達、文化較落后、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地區狀元畢業中學分布相對集中,如青海、寧夏、海南、黑龍江、云南、內蒙古和吉林等地區。因為中學與中學之間差距較大,產生高考狀元的中學多集中在省會城市或大中型城市,很少有高考狀元產生于縣級中學或縣級市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