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6月1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山東新聞聯播》報道 建立誠信體系是企業在食品安全上做出的自覺行動,但是要想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則需要把好生產環節關口、建立全方位的監測體系。在備受關注的畜禽產品安全上,煙臺對樣品采集、流轉、檢測至報告發放等所有環節進行控制,建立起畜禽產品安全防護網。
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是畜產品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防線”。煙臺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個月都會到屠宰場和畜禽養殖廠進行抽樣檢查,取樣、貼標簽、封存,各個步驟都嚴格操作。
“雖然說公司在進豬之前以及在屠宰之中對肉食產品進行嚴格的控制把關,通過煙臺疫控中心對我們肉食品的檢測,更充分保證了我們肉食品安全質量。”煙臺市某食品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為了構筑畜產品安全防護網,煙臺市主動增加了對畜禽產品中藥物殘留、飼料衛生指標等參數的檢測。近年來又增加了重大動物疫病的診斷、檢測和動物流行病學調查。自去年以來,通過資質認定的參數由原來的32個增加到目前的97個。
煙臺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管理室的馬主任說,一塊豬肉原來只能檢測其中的三個項目,目前已經增加到了十二個,基本涵蓋了國家規定的畜產品中重點違禁藥物的幾大類。
煙臺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柳林告訴記者,家禽主要檢測禽流感和新情疫,生豬主要檢測瘦肉精,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進入市場的畜產品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