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6月18日訊(記者 徐潔) 去年起,浙江溫嶺等地的多起虐童事件備受關注,引發關于幼兒教師心理與職業素質的討論。6月18日,濟南市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面試中,首次增加心理測評環節,攻擊性人格傾向者將會被篩掉,失去錄取資格。
6月18日,在濟南幼師明湖校區,1660名考生參加了該校學前教育專業“2+4”本科(初中起點六年制本科)與五年一貫制專科的面試。取得《面試合格證》的考生將憑中考成績參加該校錄取。音樂、形體、朗誦以及儀容舉止是學前教育專業面試的傳統項目,18日的面試現場,剛剛經歷了中考的初中畢業生紛紛現場展示才藝。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以上傳統項目之外,今年面試首次增加了心理素質測評環節。
考場中,兩個心理測評考官為一組,每個學生逐個測評。記者看到,考官面前的紙上共有20道心理測評題目,分為5個層次,而每測評一個考生,考官從5個層次的題目中各抽取1道題目讓考生現場口頭回答,考官打分測評考生心理水平。
心理測評題目如“你是否喜歡身體接觸性對抗性的體育運動”、“你是否認為社會對你不公平”等等。“如果每個層次的題目,考生給出的答案都顯示攻擊性很強,那么暴力傾向性就越明顯。”心理測評考官、該校心理學教師李小偉說。
在該校管理者看來,暴力心理傾向、反社會人格是幼兒教師暴力行為的深層次心理原因,此外,個人遭受的暴力經歷也會導致“虐童”等行為的發生。校長黃祖杰說,加入心理測評目的就是要在幼兒教師入口上把好關,選拔文化素質與身心健康都通得過的學生,培養未來的幼兒教師。
心理測評結果如何保證準確?李小偉介紹,測評量表中明顯傾向性的題目如“你是否虐待小動物”已經被去掉了,防止考生選擇明顯有利于測評的答案,測評結果就失去準確性了。“當然,我們不會輕易給考生下結論。”李小偉說,測評的目的也只是篩查和預防,如果某個考生的測評分數達到有暴力傾向的臨界值,那么會考慮用更為專業的量表進行復評。
據了解,除了在入口上把關外,“虐童”等暴力事件在幼兒園中屢禁不止,已在幼教師資培養中引起重視。“有些‘虐童’的老師并不認為自己在施加暴力,他們對職業性質和幼兒特點把握不清,覺得這是正常行為,很好玩。”李小偉說。
校長黃祖杰介紹,今年,學校用十分稀缺的教師編制新招聘了教育心理學教師,提高幼兒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對幼兒心理的把握能力,預防以后發生違背師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