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隨著山東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進入改革深水區,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亟待改革之領域更多,提升的空間更大。記者梳理山東近年來金融領域的新現象、新模式,傾聽多方聲音,力圖管窺未來金融改革發展的“冰山一角”。
日前,山東金融業兩次召開改革創新座談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以擴大抵押物范圍推進融資模式創新,建立區域性多層級資本市場,推進民間融資的制度化、陽光化,盡早探索建立金融改革試驗區,或是山東未來金融改革的發力點。
以服務實體經濟實際需求
深化金融機構改革
山東農信社作為山東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近幾年其改革的步伐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2年末,全省農信系統已有42家法人通過單體改革或整合的方式改制成28家農村商業銀行,10家縣級聯社改制為農村合作銀行,已經完成和核準籌建的銀行機構占全部機構的40%。
事實上,山東作為經濟大省,金融機構數量欠缺以及發展滯后,一直是個顯著問題。目前,山東僅有齊魯證券、中信萬通2家證券公司,3家期貨公司,證券期貨業機構整體實力、創新能力落后于其他經濟發達省份。此外,山東股權投資機構僅100多家,數量較少,實力較弱。股權投資基金僅有黃三角產業投資基金和藍色經濟投資基金。山東省保費雖然居全國第三,但在2011年泰山保險成立之前,山東一直沒有一家全國性的保險法人機構。
山東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認為,金融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通過深化各類金融機構改革,強化內部治理和風險管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競爭力。還要注意健全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問題的體制機制,推動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改革創新和規范發展。
記者了解到,鑒于金融要素較分散的問題,山東已展開對組建山東金融控股集團必要性、可行性的論證,而總部設在濟南的德華安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也正在積極籌建中。此外,山東還將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爭取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建為村鎮銀行,探索發展小型社區類金融機構,以解決縣域層面金融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