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市車比入市車多萬輛
10月2日是“十一”假期的第二天,記者上路發現,除前海一線車速較慢外,市區其他主干道基本暢通。但與10月1日相比 ,道路交通壓力整體有所上升。
“假期第二天,市區主干道、旅游景點和前海一線道路交通秩序良好,市轄高速公路正常開通,交通流量平穩。”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往年經驗,每年“十一”假期的2日、3日、4日三天市區的交通壓力逐漸增大,10月5日開始回落,6日、7日壓力會相對較小。
據了解,10月2日當天,交警支隊共組織警力1284人次,出動警車449輛,設置路面執勤崗位330處,檢查車輛2385輛,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13起。10月1日14時至10月2日14時,全市發生一般交通事故43起。
據統計,10月2日,本市各高速公路共通行車輛173975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3.1%,其中入市車輛82173輛,出市車輛91802輛。青蘭高速雙埠口交通流量3.13萬余輛,比去年(8.3萬)同期下降63.5% ;青銀高速青島東口交通流量5.74萬輛,比去年(5.2萬)同期上升10%;膠州灣隧道交通流量3.65萬輛,比去年(3.45萬)同期上升5.7%;膠州灣大橋交通流量4.88萬輛,比去年(5.69萬)同期下降14.2%。
記者了解到,假期期間,交警部門在全市范圍開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貨車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檢查車輛251輛,其中違法車輛40輛。大中型貨車違法行為共42起,扣車3輛,扣證10個,其中,超載2起,涉牌涉證1起。
目前,交警部門在進入市區的各個重要路段設立的32處分流節點管控交通流量,32處分流節點分別設立在進入市區的各個重要路段、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和進入青島的各條高速公路。據介紹,假期期間交警部門將重點加強嶗山、田橫島、瑯琊臺、大澤山、黃島金沙灘、唐島灣、市南區奧帆中心及前海一線等景點景區及轄區大型商場周邊道路的交通管控。此外,各區交警部門共設置了34處查車點,其中有20個查車點全天24小時有人值守。 記者 周曉荷 通訊員 萬光松 祈于佩
■解析
“出游看人”有待破局
國慶假期已至,回顧往年十一長假,“堵”似乎是最關鍵的話題之一:高速堵、車站堵、景區堵、旅店堵、餐館堵,出游不再是游客放松休閑的方式,而是成為觀看人山人海的一種負擔。
如此看來,選擇國慶出游實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如此多的旅客依然樂此不疲地奔赴在出游的路上呢?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出游意識逐漸增加,“假日渴求”升高,旅游不僅是放松身心的娛樂方式,更成為一種提高生活質量的消費方式。全國集中的放假時間,全民出游的客觀需求,成為擁堵的主要因素。
隨著五一七天假的取消,一年里的長假就只剩下春節和十一。而春節期間,人們往往與家人共度,或是走親訪友,長假出游的客流壓力便落在十一假期上。人們明明知道會出現人山人海的現象,卻依然選擇在這個時間外出。
在免費政策和假期的刺激下,許多市民開始計劃自駕出游 ,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交通的擁堵。加之部分景區的承包方由于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約束,導致景區客流量大大超出承載量,游客只能“三分看景,七分看人”。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認為,黃金周假期破壞環境,旅游業在黃金周期間賺取一次性高額利潤,長期來看并沒好處。
此外,復旦大學旅游系教授夏林根認為,目前,中國帶薪休假等制度尚不完善,國家采取集中放假的方式,必然會導致游客扎堆出行、熱點景區擁堵,“帶薪休假、錯峰休假制度若能完全落實,景區爆棚的狀況也許不會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十一恰逢《旅游法》正式實施,新政從各個環節明確了旅游市場規則和行為規范,其能否幫助相關部門順利通過一年一度的黃金周“大考”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