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紅色旅游景區冷熱不均 如何叫好又叫座?
10月2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臨沂市河東區前河灣村的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該紀念館免費開放,是全國AAA級景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上午10點,景區門前,偌大的廣場上停著4輛私家車和1輛摩托車。而不遠處的停車場,則堆滿了豆子,時不時有村民騎著電動三輪車,將新收割的豆子拉過來晾曬。
走進景區,零零散散的游客正在各展廳參觀。在陳毅辦公室展廳,游客徐文富告訴記者,他是想體驗新四軍軍部當年是如何指揮作戰的,“但陳列太簡單了,掛了幾張照片,擺了幾張桌子,體驗不到當年的味道。”徐文富感到很失落,“這怎么能吸引游客?”
記者看到,從10:20到11:00,40分鐘內只有13名游客走進景區,在火爆的假期顯得有些冷清。景區負責人透露,10月1日至3日,景區接待游客1000人次。去年,該紀念館有游客8.5萬人次,平均每天僅有230余人次。
位于沂水的沂蒙山根據地去年有游客10萬人次,“但收入并不多,大部分旅游團都是免費的。”該景區負責人靳革說。靳革認為,一些紅色旅游景區人氣不旺、效益不佳,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參與性不強,形式單一,另外,“歷史內涵挖掘不夠,缺少有血有肉的故事。”
10月3日,在位于沂南縣常山村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卻是另一番景象。在電視劇《戰神》拍攝現場,一群游客拉著演員合影,東營游客王先生拿起鳥籠道具,學著走起了八字步。他告訴記者,這里不但能讓孩子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還能親身參與,寓教于樂。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是由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常山古村、沂州古縣城、山鄉夢影視服務中心組成,是一處集紅色旅游、影視拍攝、黨性教育等于一體的AAAA級景區。據總經理劉振毅介紹,國慶長假以來,景區每天涌入近千輛客車、游客5000多人次。而今年上半年,景區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僅門票收入一項就達1000萬元。劉振毅說,我們走文旅結合的路子,以影視為依托,帶動旅游發展,把體驗游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使游客既能感受到沂蒙精神,又能看到革命影視劇的拍攝過程,甚至還可以過一把群眾演員癮。
同是紅色景點,前河灣村與常山村何以呈現兩種景象?紅色旅游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臨沂大學商學院院長許汝貞建議,紅色旅游景區首先要做好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還要豐富旅游產品,讓游客能參與其中。他認為,紅色景區要發展,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