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政府研究室:俯首聽意見 “開門”寫報告
齊魯網10月6日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山東省政府研究室是省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們深入基層一線搞調研,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接地氣、摸實情、出實招。
這個周,圍繞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這一課題,省政府研究室負責撰寫調研報告的幾位處長,來到齊河縣祝阿鎮坡趙村,聽取村民的建議。沒想到,大家提起意見來毫不客氣。
齊河縣祝阿鎮坡趙村村民徐月海:“村民打工回來挺晚,去的時候四五點鐘,一個車上坐二三十人,很危險,這一塊兒出事的不少,能不能出臺個政策,讓他們住下。”
村民王永生:“經常到咱們農村走訪走訪,串串戶,別光在辦公室里。在辦公室坐著,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
到基層調研,聽領導干部介紹多,聽基層群眾意見少;選擇調研課題,考慮上級部署多,考慮基層實際少……群眾的直言不諱,讓大家感受到了壓力。
山東省政府研究室辦公室主任馬軍權:“要多下基層、接地氣,聽聽老百姓的心聲,真正幫助老百姓從政策設計等方面給省政府提建議時,更有可操作性。”
省政府研究室選取12個縣區、企業作為第一批調研基地,蹲點觀察、跟蹤調研政策實施情況。今年,與民生直接相關的調研課題占到三分之一。其中,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山東金融業改革發展、農村社區建設等課題已進入省政府決策。
省政府日前出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推進中西部地區7個市聯動一體化發展。這一區域發展戰略,就是來源于省政府研究室負責調研起草的調研報告。
報告撰寫期間,研究室宏觀處調研組長期駐扎基層。僅萊蕪、鄒平、齊河等濟南周邊縣市,最多的地方去了十多回。
雪野軟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欒貽偉:“每周最多兩三次到雪野生態軟件園,來調研濟南與萊蕪軟件合作事宜。我們的很多建議,很好地反映到調研報告里邊。”
齊河縣祝阿鎮黨委書記葛富義:“我們提出濟齊黃河大橋建議,省政府研究室已經采納,大橋現在已經立項,下個月準備開工建設。”
為提高調研報告的實效性,對省政府醞釀出臺的重要決策,研究室還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征詢意見建議。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張述存:“通過親耳聽、親身感受來自基層的原汁原味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們的調研報告更有針對性,更好地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民主決策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