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糞工的身份讓畢玉安差點與老伴失之交臂。1982年,經人介紹,老伴李增香遠遠的看了畢玉安一眼,覺得他并不起眼,也不排斥。但是當李增香得知他是個“掏大糞的”時,她說啥也不愿意這門親事。后來,李增香在父親的勸說下,同意了。“她說了不算,我岳父說了算。”畢玉安憨厚地咧開了嘴。
他說,最對不住的人便是妻子李增香。“我得謝謝她。”老實、靦腆的畢玉安在攝像機前說出了這樣的話。“每次臭烘烘地回到家,衣服上,有時候臉上都會被濺到糞便,可是實在太累了,不管不顧的往床上一躺,衣服都是老伴洗,天天洗,從沒說過一句埋怨的話!”
老伴李增香也曾因為畢玉安的工作受到過困擾。很多親戚朋友問李增香,你不嫌臭嗎?李增香總是回答:“俺沒聞到臭!”畢玉安和老伴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同樣一句話:如果老伴不支持畢玉安的工作,那他也干不到今天。
1984年,為搞好萊城區200多座旱廁清挖任務,市環衛處專門成立了旱廁清挖隊,地排木桶車淘汰了獨輪推車,人工清運糞便被糞罐汽車所取代,市里還制訂了嚴格的旱廁衛生標準。但是部分新招的職工怕苦怕累,達不到規定的衛生標準。畢玉安以身作則,親身示范,手把手地教,終于帶出了一支合格的隊伍。
早在20年前,畢玉安有過多次離開挖糞崗位的機會,領導曾想讓他從事管理崗位,但老伴說:“你也不識字,做啥管理啊。”畢玉安也覺得自己有一身力氣,還是喜歡干活,于是婉言謝絕了。“如果我們環衛工都嫌臟,那么我們的城市將變成什么樣子?”畢玉安如是說。
畢玉安并不喜歡“當代時傳祥”這個稱號,今日所得的榮譽,他也覺得全屬幸運。“現在還有很多像我一樣做了這么多年掏糞工作的人,有些人到現在也沒有轉正。”1995年,畢玉安找親戚幫忙寫了一份轉正申請,不認識幾個大字的他比著抄了一遍,遞交上去。本以為沒希望了,沒想到半年后,領導告訴他可以轉正了。萊蕪環衛督查科科長李蘇亭說,“老畢不會說話,就知道干活,讓他干活他就高興。特別實在。當時領導覺得老畢干的好,任勞任怨,提到轉正就想到了他。”
2011年國慶節前一天,萊蕪一棟居民樓化糞池冒溢,住在一樓的住戶遭了殃。接到居民求助電話后,畢玉安帶領兩名同事來到小區,穿上雨鞋,跳入化糞池中,泡在糞水中兩個小時,終于疏通了化糞池。事后,他還和同事們把化糞池及周邊打掃干凈。小區居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當代時傳祥”的美名也就此流傳。畢玉安說:“我也沒啥夢想,就想好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