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侯艷艷 通訊員路明福 基林山
因裝修生意賠了大筆錢,51歲的閆某開起水產公司,為籌集啟動資金,閆某開始向社會不特定群體非法集資。自2012年8月至2013年底,煙臺兆海水產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2億元,以12%奇高月息忽悠千余人上當。目前,涉案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拘。
雇傳銷人員拉存款
2012年,51歲的閆某在裝修生意賠錢后,購買了蓬萊一家已經停產的水產公司,注冊成立煙臺兆海水產有限公司,想發展海鮮加工業務。但由于資金不足,公司啟動遇難題。閆某通過中間人介紹,認識了車某,稱高息攬存是集資好辦法。
2012年8月,閆某承諾給車某月息10%,通過車某籌集資金。車某找來曾經所在傳銷公司的傳銷人員,幫閆某擴散出水產公司的集資信息。車某向客戶承諾,每筆存款給予6%-8%不等的月息,她還向一些大客戶承諾,拉來存款另外返點,與傳銷拉人頭的方式有所類似。從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車某就發展了500多人,拉來8000多萬元存款,自己則從中提點賺了300多萬元。
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車某、尤某、吳某、張某等人,共幫閆某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億元。
有1000多名群眾受騙,目前報案人員已達600余人。
虛假實業經營成騙人幌子
閆某對外聲稱,公司在國外有進出口貿易,每年出口海產品價值數千萬元,他手下的骨干也是這樣對外宣傳。實際上,閆某只是有進出口貿易的設想,并沒有談成一筆生意。
兆海水產在北京、西安、哈爾濱等地分別設立了辦事處,為彰顯公司實力,辦事處的業務也被閆某等人吹噓夸大。民警介紹,兆海水產在煙臺市場并沒有銷售,而公司的產值每年約有100多萬,凈利潤只有幾十萬元。“用工廠的盈利支付上千人的返利,這是不可能的,只能拆東墻補西墻。”民警說。
閆某用吸收來的存款將廠房翻新,購進一些新設備。在工廠生意較好時,將有意向的投資者拉到工廠參觀。閆某還向參觀者出示土地產權證,證明自己已經買下了5000平方米的廠區。許多受害群眾正是看到該公司“有房有地有設備”,加之相信了被夸大的產值,投資到該公司。
如果從中獲利,要把錢交出來
警方表示這是非法所得,否則將追刑責
芝罘警方披露,在兆海水產集資一案中,確實有部分參與集資的人員賺了一筆。但警方表示,不論是通過“提點”獲利的上層,還是集資獲利的普通投資者,都應將其非法所得全部上繳,否則公安機關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不少投資者都有投機心理,想賺一筆就抽身。”民警介紹,絕大多數投資者舍不得抽身,在公司的忽悠下越投越多,沒等到收回本金公司就倒閉了。
“公司本身盈利甚微,閆某又將半數以上的資金都用來支付返利,獲利者前期的“高額利息”實際是來源于大多受害群眾后期投入的資金。”民警說。
警方在此提醒部分集資獲利者,其從中賺到的資金屬于非法所得,相關人員應主動到公安機關說明情況,將其非法所得及收益全部上繳,否則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數十名拆遷戶
被騙巨額拆遷款
在煙臺芝罘區的城鄉接合地帶,很多人有拆遷補償款,不少投資公司瞄準這塊肥肉,紛紛拉拆遷戶下水投資。
芝罘區黃務街道的曲女士去年領到七十多萬元的拆遷款,家里暫時沒有買房打算。正在為如何處置這筆巨款發愁時,有人給她一張兆海水產的傳單。
曲女士與村里的二三十名村民都去了工廠參觀,看到廠子規模很大,投資三十萬一月能拿2萬多元,就動了心。“投資4個月就能賺個十來萬。”與村民商量后,他們每人決定拿出部分補償款進行投資。最初的幾個月,利息發得及時,曲女士又追加投資,總額達到50萬元。
騙子十個賬戶
存款僅剩幾千元
據民警透露,閆某共設立了10個賬戶,警方將其抓獲時,其銀行賬戶余額總計僅有幾千元錢。非法吸收的公眾存款2億元,都去了哪里?
民警說,閆某將55%左右的存款資金,作為返利返還給了投資者。廠房翻新和購入設備,花了二三千萬元,其余資金則用來償還巨額的個人債務及用于日常的花銷開支。
警方呼吁更多非法吸存的受害人報案,提供相關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