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投遞員徐西國在辦公室分揀報紙。4月18日上午9:30,很多人才剛開始一天的工作,徐西國卻已經準備好開始當天的第二次投遞。他把分揀好的報紙和郵件放在郵包內,發動了摩托車。
剛要起步,徐西國卻又下車鉆到辦公室扛來一個編織袋。“一個老大爺要讓我給他捎些洗衣粉,差點忘了。”用麻繩把包裹和洗衣粉捆綁結實,徐西國一踩油門,一身橄欖綠絕塵遠去。
徐西國是泰山市岱岳區下港郵政局投遞員。岱岳區下港鄉是個純山鄉,大小山峰200余座,山路崎嶇,全鄉1.1萬戶人家就像繁星一樣點綴在大山深處的溝壑之中,有些村民住在半山腰或山頭上。徐西國每天要送上百份報紙和郵件,騎著摩托車要跑上3趟才能送完。而他已經在這郵路上奔走了24年。
騎著摩托車沿著山路爬了個坡,拐了幾個彎兒,又穿過一條滿是沙石的土路,徐西國終于來到趙峪村58歲的李世蓮家,將裝著櫻桃大全書籍的包裹送到老人手中。
從趙峪村出來,徐西國在一條不足半米的小道上行駛了半小時,到達了馬蹄峪村的一戶人家。由于家中無人,徐西國只能下午再送一次。“家里沒人白跑了一趟,有時候會發生這種事兒。”徐西國說。
裝好行囊,徐西國又騎著摩托車連爬了幾個坡,突然在一個較平坦的地方把車停下。環顧四周,周圍全是山,并沒有人家,只見他把編織袋扛在肩上,往山頭指了指:“要送到山頂去。”隨即扛著五六斤重的編織袋往上爬。山上只有一條繞著彎的山間小道,布滿土石,身后就是陡坡。徐西國健步如飛,一氣兒爬到了山頂。
78歲的尹緒忠老人聽到動靜迎了出來,接過編織袋,老人感動地說:“我身體不好,每次他都送到山上,這一送就是10多年。”老人承包了集體的500畝果園和荒山,有一年夏天,他急需一箱農藥,徐西國不顧路途偏遠,頂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硬是背著農藥徒步行走了40多分鐘的崎嶇山路,送到尹緒忠家中。
“隔上幾天我就上山送件,上山下山得用50來分鐘,有時扛著五六十斤的化肥。”徐西國說。24年來,他跑了40多萬公里的山村郵路,投遞報刊郵件260萬件,騎壞了自家3輛自行車、3輛摩托車,一年365天,他僅在大年初一休班一天,其余的364天他天天奔波在山鄉溝壑中。“我這20多年只請過兩次假。”徐西國告訴記者,第一次是1997年結婚,第二次是2011年父親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