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山東副省長夏耕: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7日電(張偉)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作為經濟大省,山東向來被寄予厚望。在擴大對外開放、商事制度改革、金融改革、依法行政等領域,山東近年來銳意改革、新政頻出。日前,山東省副省長夏耕在濟南接受新華網專訪,深入闡述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山東本屆政府在改革、開放等工作中的系列舉措。
擴大對外開放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新華網山東頻道:夏耕副省長,您多年在開放城市工作,其中在青島的工作時間最長。現在省政府分管開放、金融、工商、政府法制等工作。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充分利用沿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努力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煞裾埬勔幌陆陙聿扇×四男┬碌拈_放措施,對構筑新優勢有哪些具體打算。
夏耕:近十五年來,我親歷了山東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和跨越發展?梢哉f,沒有對外開放,就不可能有今天全省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不可能有社會面貌的巨大變化,也不會有思想觀念的巨大解放。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開放型經濟發展,堅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轉變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省委把開放型經濟發展列入省委常委會重點工作,姜異康書記多次在常委擴大會上對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重要部署。2012年,省委把《關于當前我省對外貿易面臨的困難及對策建議》課題列為省委需要重點解決的五個重點問題之一,研究解決措施;今年姜異康書記親自掛帥,深入調研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的問題,謀劃今后幾年山東開放型經濟戰略思路、戰略布局和戰略舉措。郭樹清省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對外經貿體制創新,實現全面開放。親自與外國政要和跨國公司會晤,并率團出訪美國加拿大,推動貿易投資合作和重大外資項目簽約。應該說,盡管國際經濟復蘇乏力,我國進入“三期疊加”,我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這兩年,我們主要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實現外貿穩增長促轉型。在保持適度增長的同時,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因為當今國際分工格局已經進入價值鏈分工的新階段,國際競爭格局也已經變為整體供應鏈和價值鏈之間的競爭,必須引導企業順應趨勢,積極轉型升級,努力塑造新優勢。為此,我們大力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創新對外貿易方式,推廣新型商業模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等。
二是注重與跨國公司的戰略性合作。我們著力構建雙邊合作機制,積極推動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比如,借助于新加坡-山東經貿理事會、山東-香港貿發局經貿合作聯席會、山東-三菱企業集團戰略合作等機制性安排,建立健全與跨國公司合作機制,強化與跨國公司的對接交流。針對京滬兩地跨國企業總部集中的特點,開展走訪跨國企業中國總部活動,商談雙方合作領域。
三是大力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適應對外開放階段性要求,我們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國門,在轉移優勢產能、開發能源資源、設立研發機構、構建營銷網絡、承包勞務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規模效應,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我省累計核準境外企業3562家,中方投資257億美元。一大批企業通過“走出去”,積累了跨國經營的經驗,完善了公司管理的機制,提升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水平。
四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我們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口岸單位、稅務金融機構與外經貿的協作機制,建立國際貿易摩擦與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當前,學習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成果,在貿易便利化、企業注冊登記、行政綜合執法等方面復制推廣他們的經驗,選擇12個開發區開展體制機制創新試點,以此爭取新一輪開放的先機。
五是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工作機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連續6年率團赴香港舉辦“香港山東周”活動,共簽約項目1328個,簽約外資過千億美元,一批大項目先后落地,為促進全省利用外資穩定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省委將“香港山東周”簽約項目落實情況、全省對外貿易情況和開發區發展情況作為重點,定期督辦調度。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東要“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我們理解,應著力在六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產業競爭新優勢。發揮優勢與轉型升級結合,分工中堅持價值鏈高端提升的產業定位,強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開放導向,利用國際市場倒逼機制,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在開放中構建以高端產業、高端產品、高端技術、高端服務為特征的現代產業體系。二是開放主體新優勢。一手抓本土跨國公司培育,一手抓國際跨國公司引進。三是高端要素新優勢。圍繞高端人才、科技資源、金融資本等,不斷優化要素結構,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四是載體平臺新優勢。構建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開放載體平臺,提高對外合作交流層次,聚集高端要素資源和項目。五是地緣合作新優勢。對接國家“一路一帶”開放戰略,深化與東亞國家合作,擴展東南亞發展空間,開拓南亞中亞市場,加強與歐洲交流合作。六是營商環境新優勢。與國際規則、國際慣例接軌,加快建立透明高效、公平有序、快捷便利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新華網山東頻道:目前,全球經濟疲弱,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一直有增無減。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外貿進出口增長9.1%,特別是出口,增幅達到10.4%,成為一個突出的亮點,可以說在全國“一枝獨秀”,山東采取了哪些措施?
夏耕:當前全球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外需市場低迷成為常態,外貿進出口壓力很大。因為在全省2800多億美元對外貿易的背后,是3.8萬家外貿企業,還有700多萬人的就業和數量可觀的稅收,如果持續下滑,影響實在太大。我們審時度勢,多措并舉,全力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扶持。省政府連續兩年出臺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優化貿易結構、培育新型貿易業態、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強化財稅支持等方面提出系列舉措。二是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實施“國際市場開拓三年行動計劃”,借助跨國公司全球網絡,把更多山東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支持境外承包工程帶動設備和原材料出口。三是深化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對100多個縣授權開展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這一權限的下放,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四是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創新青島和濟南海關業務協作模式,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加快推進山東電子口岸建設,實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三個一”通關改革。五是完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完善出口退稅分擔機制,從今年起,市縣負擔的出口退稅比上年增長部分,調整為由省級全額負擔。省級加大補助后,市縣節省的出口退稅負擔資金,由各地用于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六是加快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支持企業借助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開展跨境貿易。七是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的意見》,支持和培育全流程型、特色型、區域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國際貿易鏈各環節服務。
新華網山東頻道:今年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30周年。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項重大舉措,發揮了先行和示范作用。想請您談談,下一步山東省經濟開發區改革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是什么?
夏耕:目前,全省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160多家,其中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5家!笆濉币詠,開發區發展速度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所占比重持續上升。2013年,經濟園區以全省9.5%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全省51%的地區生產總值,40%的財政收入,50%的固定資產投資,60%的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分別占全省的55.9%、56.4%。
新時期經濟開發區要堅持“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創新驅動”的發展方向,加快實現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由同質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由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重點在制度創新、產業集群、開放帶動、科技引領、綠色集約、環境建設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產業競爭力突出、綠色集約發展、營商環境領先的綜合性功能區;發揮改革開放先行作用、轉方式調結構主體作用、生態文明示范作用、區域協調發展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