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糧食總產:“十二連增”已成定局
新華網山東頻道:今年是大旱之年,山東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據了解,這和山東連續多年抓糧食高產創建是分不開的,請您介紹一下山東的糧食高產創建工作。
趙潤田:解決13億人口吃飯問題是一個天大的事情,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都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同時對山東抓好糧食生產寄與了厚望。山東是農業大省,2003年以來,山東糧食總產先后跨上了700億斤、800億斤、900億斤三個大的臺階,2013年達到905.3億斤,實現了“十一連增”。可以說,非常不容易。目前,山東糧食生產已經進入了高基數平臺期,在這樣的高起點、高基數上,只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走糧食高產創建的路子,糧食增產仍有較大潛力和空間。在科學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全省建設糧食高產田2280萬畝,小麥、玉米兩季合計畝產達到1100公斤以上,建成一批糧食噸糧市、噸糧縣。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得到扎實推進。今年以來,全省申請驗收的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達到146個,其中10萬畝以上的高產示范方23個,5萬畝以上的高產示范方21個,面積超過660萬畝,遠遠超過年初建設預期。糧食單產再創新高,經各級組織專家測產和省級抽檢復核,在高產創建示范方內小麥平均畝產550公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6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36公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9公斤。經過農業部專家組實打實測,齊河縣20萬畝糧食增產模式攻關核心區,小麥平均畝產715公斤,創全國大面積單產新紀錄。招遠市十畝攻關田小麥平均畝產達到817公斤,創農業部小麥實打驗收全國最高紀錄。預計全省今年糧食總產超過920億斤,比上年增加十幾億斤,實現全年糧食總產“十二連增”已成定局。
下一步,我們將在更大規模、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創新推進機制,開展大協作,探索建立糧食持續穩產增產新模式,同時抓好中低產田改造,積極推進“渤海糧倉”工程,加快建設糧食千億斤省,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外出打工農民土地:供銷社可托管
新華網山東頻道: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山東省供銷社這幾年在為“三農”服務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創新,成為全國供銷社系統的一面旗幟,也是全國4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在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方面,山東重點做了哪些工作?
趙潤田:黨中央、國務院對供銷社改革發展高度重視。山東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4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對推進供銷社改革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并于6月4日召開電視會議予以全面啟動,確定棗莊等6個市和章丘等18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全省供銷社堅持制度化設計作引領、項目化實施作保證,按照“改造自我、服務農民”的總要求,以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系為核心,全面實施了服務規模化等6項創新提升工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穩步推進服務規;⒘魍ìF代化,規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各項改革正在扎實推進。
開展土地托管是供銷社綜合改革內容之一。土地托管,通俗講就是農民外出打工,家里沒人種地了,怎么辦?于是就把承包地委托給供銷社領辦的為農服務中心代耕代管,支付給為農服務中心一定數額的代耕代管費。簡而言之就是 “農民外出打工,供銷社給農民打工”。目前正在實施的2000萬畝土地托管5年規劃,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走在了全國前列。去年全國供銷總社在濟寧汶上召開現場會議,總結推廣山東開展土地托管的經驗做法。目前全省托管服務面積已達700多萬畝,其中全托管服務107萬畝。通過實施土地托管,糧食作物每畝可增產20%以上,增效400元以上,經濟作物有的可增效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