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月18日起,本報聯合騰訊大楚網開展的“我們的3·15”大型維權活動之金口碑消費滿意度問卷調查,引起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有1681萬人次參與。即日起至3·15前夕,本報將陸續追蹤報道各類消費投訴焦點問題和具體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主要涉及房產家居、銀行保險、商業家電、醫療藥品、餐飲酒水、教育培訓等重要民生領域。
三大因素令醫療行業引不滿
此次醫療行業問卷調查,得到122萬多人次參與。其中,“醫療行業總體滿意度”問題中,選擇“不滿意”的人占比最高,達41.04%;選擇“一般”的人其次,占33.34%;選擇“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25.62%。
四成選擇“不滿意”的問卷結果顯示,大家對醫療行業的不滿,主要體現在醫療費用過高、過度檢查(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收費檢查)多、掛號排隊久三大問題上,占比為15.61%、14.40%、13.64%。此外,認為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差、醫院的藥比藥店賣得貴、看不懂醫生開的處方也是引發不滿的因素,占比均在12%左右。
此外,對于醫療行業投訴的處理結果,感覺“不滿意”者達43.11%,感覺“一般”的為33.06%,僅有兩成多人感到“非常滿意”或“滿意”。
超六成人買藥看重品牌
您在家庭日常藥品購買和使用方面,是更看重品牌,還是更看重藥師的推薦?
在藥品調查問卷中,62.50%的人表示會以品牌為選購藥品的依據;認為“只要療效對應就可以”的,占25.00%;注重藥師推薦的,僅占12.50%。
調查中,許多網友發帖吐槽:非常反感一進藥店門,就有所謂藥師笑臉相迎,問你購買什么藥,然后接著就是極力推銷。如今,大多數人已經明白,藥師推薦的藥品一般較貴,“因為利潤更高”。多數人是自行選購藥品,且信奉“藥店買藥一定要蹲下來找”。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于藥品的認知,主要取決于三方面,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價格;三是藥物副作用和藥物相互作用的相關信息。
另外,接受調查的受訪者所購買的幾種最常見的藥品,主要是感冒藥、止咳藥、咽喉藥、眼藥和痔瘡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