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 顧明哲) 市民襲先生向遼寧消費維權網反映,前不久,他在亞馬遜網站訂購一本名為《養生與健康》的書。然而幾天后,亞馬遜卻自編自導了一出“魔術”,讓裘先生有苦說不出。
投訴地址:http://315.nen.com.cn/ctrlout/Contxt.aspx?id=738
亞馬遜再現訂單烏龍
今年4月10日,裘先生在亞馬遜訂購了一本名為《養生與健康》的書,為了參加“滿29免運費”的促銷活動,他還特地加購了一個9元的讀卡器,共計30元。
裘先生告訴記者,當時網站的庫存系統中顯示有備貨,而且亞馬遜也接受了自己的訂單,并提示將于14日送達。
“拿到郵包后,我用手掂量了一下,特別的輕,當時我心里就犯合計了,會不會是送錯了,可是亞馬遜快遞員卻堅持要求我先簽收后拆包,無奈之下,我只好簽字領取,可是拆開一看,里面竟然只有一個讀卡器和一張拆分通知單。”裘先生說。
那么,裘先生訂購的書哪去了?亞馬遜在通知單上這樣解釋:由于您訂單中的部分商品因本地庫房無貨,我們需要異地調撥。
這讓裘先生非常不滿。依照網購常識,如果該款商品庫存沒貨,消費者是無法下單的,可直到此刻,該商品在亞馬遜的網站上依然顯示有貨。裘先生認為亞馬遜公司存在違約行為,應該依照法律對自己做出相應賠償。
然而對于裘先生的訴求,亞馬遜客服卻只給出了再次購物減免10元的補償。
沒有貨為何下訂單
已經缺貨的產品為什么會生成訂單,而不是提示缺貨,暫時無法下單?促銷活動,為何不預先考慮到庫存因素?
對以上疑問,記者多次聯系了亞馬遜客服,工作人員卻始終未給予正面答復,只表示網站上的庫存屬于動態更新,跟實際的有出入。
更讓人匪夷所思,當記者問道延遲發貨應如何賠償時,有的工作人員表示無任何賠償方式,有的則表示再次購物時可以為用戶減免5元。
面對截然不同的兩種答案,記者不禁疑惑,難道亞馬遜的服務制度也動態更新?
亞馬遜訂單問題頻現
消費者遭遇亞馬遜私改訂單,是偶然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一位新銳博主的博文中看到,他曾于2012年末在亞馬遜網站訂購了兩本書,總計307.6元。然而亞馬遜卻以庫房無貨需采購為由,延遲付貨長達十數天,最后竟擅自將商品信息及訂單信息一并刪除。而客服最終給出的補償方式竟與裘先生如出一轍:依然是再次購物減免10元。
此外記者查詢發現,只是亞馬遜私改訂單這一項,相關的網上信息就多達2000余萬條,虛假促銷、商業欺詐等更是不計其數。
誠然,亞馬遜不履行合同肯定有其難言之隱。可是,“掛羊頭賣狗肉”之舉不僅無法解商家燃眉之急,甚至失去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信譽、對法律的堅守,消費者也隨時可能拿起法律武器要求亞馬遜繼續履行或者賠錢。
如今,網購平臺競爭不可謂不激烈,而網購平臺生存之本就在于消費者的信任,生存之道就在于提供實惠、可靠的商品和消費者實現共贏,這比任何廣告來得實在,也富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