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里橋批發市場上,一位顧客正在挑選新蒜,價格為每斤1.5元。 王倩 攝影記者 王倩
新蒜上市,價格比去年低了1元錢,受此沖擊,干蒜少有人問津,去年囤蒜的商河一冷庫商家賠了近200萬元。
“一斤鮮蒜四塊錢!”當人們對去年同期居高不下的蒜價還記憶猶新時,濟南一些細心的家庭主婦已經注意到,今年的鮮蒜價格已悄然下降。在市區菜市場,鮮蒜每斤售價為1.8元-2.5元。而在匡山農產品批發市場上,鮮蒜的批發價格只有1元/斤。蒜商說,現在上市的是河南蒜,等金鄉蒜批量上市后,這一批發價格估計還要下降。
由于鮮蒜價格便宜,八里橋蔬菜市場的二級批發商們,生意比往年火了三成。而同一市場中,每斤2.5元的干蒜卻少有人問津。據說濟南商河有幾家存蒜的冷庫商,現在都在賠錢出貨。去年8000元/噸進的貨,現在出貨價只有1800元/噸。
新蒜比去年便宜很多
濟南精簡慣了的主婦們,習慣晚上去大潤發、樂購等超市挑選打折的蔬菜,5月18日晚上,她們在歷山路一家大型超市里買到的新鮮大蒜,價格是2.69元/斤。只有一些打上有機蔬菜標簽的大蒜,一斤標價在11塊錢。在超市200米之外的棋盤街農貿市場上,菜販老顧說,今年這里賣的蒜是2.5元/斤。而去年同期新蒜的零售價大約是3.5—4元/斤。同一時間,舜玉北區菜市場的新蒜賣價是2.3元/斤,萬壽路菜市場的新蒜價格是每斤1.8元。
5月18日早上6點的八里橋蔬菜市場上,菜販于華的攤位上,四分之三的位置讓給了剛拉來的新蒜。從濟寧運來的這些蒜,于華在地頭上用1元/斤的價格收購,運到濟南八里橋蔬菜市場后,以1.3—1.5元/斤的價格批發。而在去年這個時候,新蒜的批發價格要在2.5元/斤以上。
匡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號稱“江北最大的農產品綜合批發交易市場之一”。“一塊錢一斤蒜,便宜。”5月18日在匡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上,趙先生在招攬客戶時,一直把“便宜”兩個字掛在嘴邊。“一般的蒜,跟去年差了得一塊錢。”每年只做新蒜生意的趙先生說。
一次就買30斤做糖蒜
新蒜便宜,經營大蒜的批發商們最能體會到。5月18日早上7點,一位身著紅綢緞上衣的中年婦女,為了用1.4元/斤的價格買到新蒜,一次就買了三十斤蒜,“買這么多干嗎吃?”“做糖蒜啊。”她和相熟的人一邊搭話,一邊把一布袋蒜放進小推車里。這位中年婦女說,她記得去年新蒜下來,即便是在集市也要2.5—3元/斤的價格,因為太貴沒舍得買,去年她的親戚朋友孩子們,都沒吃上糖醋蒜。
5月19日歷山東路上一家餃子城里,服務員熟練地為每一位顧客端上一碟醋,里面摻著多半碟的蒜泥,也是用今年的新蒜做成的。而在去年這個時候,“因為新蒜價格高,很長一段時間都用陳蒜做蒜泥。”去年5月中旬,陳年干蒜的價格,也在4——4.5元/斤。
愛吃燒烤的劉先生也記得,入了夏挺長時間里,燒烤店里的烤蒜,還是往年的陳蒜,而5月19日晚上,正覺寺小區內一家燒烤店里,已經用上了新鮮上市的大蒜。“今年新蒜便宜,一天能賣一千多斤,生意差不多比去年多三成。”于華說。
農貿市場干蒜賣不動
雖然新蒜最后的命運,也是晾干之后儲存進冷庫,但今年價格便宜的新蒜上市后,陳年的干蒜暫時被“晾”到一邊。5月18日匡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上,雖然下著雨,不過足足停著近十輛拉新蒜的大車,但批發陳年干蒜的車,卻一家也沒出現。
但這并不意味著現在完全買不到干蒜。5月18日早上,八里橋蔬菜市場里的長清人陳女士正蹲在地上,一點點地把一布袋干蒜分開,大個的要價2.5元/斤,小個的則是2.3元/斤。
即便蒜的外皮已經很干,但陳女士還是把它們盡量剝得干凈些,因為她說這些干蒜“實在是賣不動”。如果現在進新蒜,但又不能盡快在一周之內賣完,陳女士即便是花一塊多錢批發來,最后新蒜漸干斤數縮水,她依然回不了本錢。這是她去年賠本之后換回來的經驗。
而一個月前批發回4布袋干蒜的陳女士,只能看著顧客們從身邊走過,半小時里只有一個開飯店的小伙子前來打聽過價格。為了留住這單生意,陳女士抓住小伙子的車把,說如果要的話,一斤可以再便宜兩毛錢。但小伙子最終用手捻了捻蒜頭,而后騎上電動車朝四米之外的新蒜攤開去。
一冷庫商賠近200萬
“沒人買干蒜,最難過的,是那些靠儲存干蒜為生的冷庫商家。”匡山農產品批發市場上,金鄉縣蒜商戰先生說。商河縣白橋鎮本地的冷庫商,大約有21家。但去年蒜價高企時,白橋鎮指揮李村做了七年的冷庫商張先生說,因為風險太大,他沒敢囤蒜。
去年商河縣存蒜的冷庫商,“有六七家,都賠大發了。”5月18日商河縣白橋鎮袁家村村支部書記王光業講。一位冷庫商的遭遇源自于對市場行情判斷的不準確,“去年七八月份,往冷庫里收的時候,是8000元/噸,合四元一斤。”而今年二月份,有外地的蒜商去收購,“給他一斤兩塊六,他不賣,嫌價格太便宜,賠錢。”另據知情人士講,這一冷庫商預計到四五月份,蒜價就要上漲,“結果現在,冷庫里往外賣是1800元/噸,有的客戶才出1600元/噸,每斤蒜只有九毛錢。但沒辦法,這就是行情。”這位冷庫商存了200噸蒜,一噸至少賠6200元,一年下來,賠了124萬。
當地一位冷庫商表示,去年他存了300噸大蒜,“還是租的冷庫,前幾天冷庫租期到了,但蒜還沒賣出去,只能重新找冷庫,把蒜倒出來。”這位知情人士講,“租賃冷庫一噸一年420元,再加上倒出來的人工費,還有人預計陳年出庫的蒜,能便宜到1500元/噸,這位冷庫商至少得賠200萬。”
未來蒜價或繼續下降
即便是濟南沒有大型的冷庫,大多是大蒜中間商,但于華和趙先生都一致認為,因為去年冷庫商賠得多,所以今年他們儲存蒜會更謹慎,所以價格并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瘋漲”。“今年新蒜開市就便宜,冷庫里的蒜有的還沒賣出去,等冷庫一開,新蒜再大規模上市,總量這么大,價格很難貴得上去。”匡山的劉先生說,今年蒜的價格低開低走,是蒜商們一致的預測。
而戰先生則堅定地說,現在新蒜價格就比去年低八毛到一塊錢,“河南蒜一畝產3000斤,金鄉蒜畝產低一些,也得2000多斤,”加上今年這兩個地方蒜種植得多,產量高,他和其他大蒜經營商都預計,照現在地頭的大蒜收購價8毛/斤,蒜價有機會降到5毛到6毛/斤。
濟南的蒜農們顯然不希望這種預言成真。商河縣蒜田間的農民們,因為每年有來自北京、遼寧、日照等地固定的客戶來收,在他們的預期里,蒜價越來越低,是有些不可能的事情。半個月后,7萬畝蒜即將豐收,如果按照戰先生們的預計,地頭間收購價不過一塊錢甚至低到五六毛,那濟南主婦餐桌上,“新蒜晾干之后,可能也不過三塊錢。”于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