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快艇在安達曼海的水面上急馳,艇尾劃起一道水花飛濺的白色水帶,綿延久遠,描畫著快艇行進的軌跡。從快艇的茶色舷窗中看出去,天地間萬物的色彩都顯得格外濃烈,遠山由青而黛,近水由藍似碧。天邊掛著眾多大朵大朵的白云,仿佛嫌天上的空間不夠一樣相互擁擠,翻滾騰挪,肆意變幻著身姿。幾天來,我們乘坐快艇反復穿梭在泰國南部著名旅游勝地普吉群島的各個島嶼之間,領略著這里海的浩瀚、天的奇幻和上蒼造物的鬼斧神工,也感受著當地人民對泰國王室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

導游小蔡的祖父來自中國,到他這一代已經入籍,成為泰國公民。敬業的小蔡從講解的第一天開始就把話題聚焦在泰國王室。
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既有以國王為首的王室也有以總理為首的政府。但與動輒政變更迭的政府不同,普密蓬·阿杜德國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經歷了19次政變、48屆內閣卻始終屹立不倒,并多次以自己的道德威望從動亂中拯救國家。
“普密蓬國王為我們老百姓辛勤操勞了一生。”小蔡的話中充滿感情,接著如數家珍般向我們講述了許多關于這位國王和他的家屬們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也許因為國王的名字普密蓬·阿杜德在泰語中的意思是“土地的力量———無與倫比的能力”,普密蓬把關注民生的重點始終放在農業和農村方面。60多年來,國王的足跡遍及泰國的各個角落,他用王室經費興修水利、興建學校、醫院、水電站,還在皇宮內自種實驗田,設立水稻、奶牛場、淡水魚良種培育和研究中心。
最受國際社會稱道的是他在泰北山區實施的罌粟替代種植項目。過去,那里盛產鴉片,不僅貧困落后,而且許多人吸毒成癮。普密蓬1969年考察山地部落后成立專項基金,幫助山民推廣種植油茶、堅果、茶葉、咖啡等300多種經濟作物,超過10萬人從中獲益。
此外,普密蓬還在全國范圍廣泛實施“消除貧困和農村落后面貌工程”。他用農業科技和王室經費引導農民脫貧致富,看到哪里的農民適合搞養殖業就發給他們雞仔豬仔,適合搞種植業就發給他們果苗樹苗,農民們搞養殖種植掙錢后需將當初的成本還給王室,王室再用這筆經費扶助更多的農戶致富,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勤政愛民,而且非常廉潔自律,是小蔡向我們津津樂道的又一話題。作為一國君主,普密蓬到各地視察民情向來輕車簡從,有時甚至步行前往;他的西服、襯衣都是普通牌子的,一件要穿十幾年;牙膏要用到實在擠不出來才肯扔掉;所用筆是3元泰銖(約合0.6角人民幣)一支的廉價筆。你可千萬不要就此以為普密蓬國王是位百欲皆無的苦行憎,他愛好廣泛、多才多藝,通曉英、德、法等7種外語;精通音樂,能夠演奏鋼琴和薩克斯;繪畫與攝影均達到專業水平,還是快艇和風帆好手;先后獲得全球各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達136個,是世界上擁有名譽學位最多的人。
正因為普密蓬這種近乎完美的個人品格和作為,國王得到國際社會及泰國人民的高度尊重和景仰。2006年,為慶祝普密蓬登基60年,世界各國國王齊聚曼谷,向這位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祝賀,CNN、BBC等世界各大媒體也予以大幅報道。2007年,普密蓬80歲生日,曼谷10萬民眾及2萬各國各地來賓前往王宮,為國王祝壽。2009年,普密蓬因病住院,民眾得知后紛紛自發趕往醫院為國王祈福,甚至泰國政局也因此受到影響。在泰國,你可以隨意發表意見抨擊政府及大小官員,但沒有人愿意或敢于攻抨擊普密蓬國王。在泰國人心中,那既是一個完美得近乎神圣的形象,也是國家穩定的最后基石。

普密蓬國王育有三女一子,二女兒就是大名鼎鼎,國人熟知的詩琳通公主。說起這位公主,小蔡贊不絕口。詩琳通頗得乃父衣缽的真傳,她不事裝扮,胖乎乎的身材,樸素的衣著,就像一位極普通的鄰家大姐。在曼谷,人們在公交、地鐵上就不難看到她的身影;外出公干,也僅是一輛警車開道而已。詩琳通公主酷愛學習,勤于寫作,文學上頗有幾分造詣。由于曾留學北大加之天資聰穎勤奮,公主的中文水平十分了得。在我們看來,小蔡的中文已經相當不錯,可他卻不好意思地說,“我的水平比公主差得遠呢”。
普密蓬父女對中國感情深厚。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訪問泰國,普密蓬不僅親自迎接,而且讓他住進代表最高禮遇的泰國王宮。此后,普密蓬國王數度訪華。近年來,國王身體不好,諳熟中國的詩琳通公主就經常代表乃父訪華。即使沒有父命,公主自己也每年至少兩次來華,走訪中國各省。每次訪華后,她都要寫出一些文章、詩歌以抒情表意。也許再過幾年,人們就可以看到公主訪華的專著問世了吧。
快艇仍在急駛,面對一望無垠的藍天碧海,小蔡突然動容地說,“各位貴賓,2004年,你們今天到訪的普吉島曾遭海嘯襲擊,損失慘重,各位知道是哪個國家最先伸出援手的嗎?”不等我們做答,他就自豪地給出答案,“是我曾經的祖國——中國最先向我們提供救災物資和款項,泰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落日余暉下的安達曼海,顯得那樣深沉多情……(戴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