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2月16日電(記者袁軍寶、葉婧)“鞭炮不能放太多了,不然會污染空氣的!贝竽瓿跞谥袊鴸|部山東臨沭縣玉山鎮,一個7歲的孩子對另一個孩子說。
燃放鞭炮、煙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而隨著民眾自身觀念轉變、各大媒體不斷宣傳,即使在農村,一向喜歡熱鬧的孩子們也在內心深處開始接受新觀念。
減少PM2.5、避免霧霾,環保理念在這個“蛇年”春節縈繞在中國民眾的心頭,這種觀念的深入或將影響長遠。16日(正月初七)是春節后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往年這一天很多單位都會燃放“開門炮”,以圖大吉大利,但今年同樣“冷清”了很多。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濟南共清理鞭炮紙屑889噸,比往年減少四成多;截至除夕,北京市煙花爆竹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近四成;除夕夜至年初一,上海市區清除煙花爆竹垃圾700余噸,較之去年下降兩成。
春節期間,記者在江西南昌的多間餐廳采訪發現,許多南昌市民守著桌面上“空空如也”的餐盤在熱鬧地聊天,不少年輕人采取“曬光盤”的方式,對中國式“剩宴”說“不”。與此同時,餐廳服務員也積極了解用餐人數,建議“可以先點這些吃,要是覺得不夠再加”。
政府部門為落實中央改作風的“八項規定”出現了更多積極的變化!巴甏汗澢埃瑵隙家霈F大堵車,今年情況明顯要好些,聽說許多送禮的都低調收斂了!睗铣鲎廛囁緳C吳明樂說。
記者在山東東南部一個縣城的縣委招待所看到,往年初二、初三都是這里最忙的時候,許多干部都要跟外地來的官員、朋友聚會吃飯,以聯絡感情,但今年這一情況已基本沒有,一位服務員說:“今年春節太輕松了。”
給長輩、親朋好友拜年,是大多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特別是除夕夜要做的事情。今年的拜年方式也有了新變化。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的發展,更多人選擇了通過發微博、微信等拜年。
春節造就了世界上一年一度的最大規!按筮w徙”,在春節時回到家鄉,這種集中往返帶來的巨大客流,成為歷年中國交通的最大難題。
然而“人在囧途”也在發生微變化。去年國慶節長假開始,中國開始實行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高速公路免費政策,今年春節這一政策實施的更加平穩。據中國交通部門統計,2月9日至15日春節期間,中國高速公路、國省干道暢通,未發生長時間、大范圍擁堵,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8.6%和55%。
最引關注的春運方式還是鐵路。隨著中國京廣、哈大、合蚌等高鐵的開通運營,高鐵在中國春運中的作用日漸凸現。1月26日春運第一天,中國共開行鐵路客車4263列,其中動車及高鐵1932列,超過全部開行客車數的40%。
在售票方式上,中國鐵路部門推出網絡購票、電話購票,以降低人們對“排隊買票”“黃牛倒票”等現象的不滿。在濟南鐵路局,網絡購票占到總數四成以上,成為主要的購票方式之一。
“現在動車票等已全部上網,沒有 走后門 買票的機會,以前一天曾接到過80多個讓幫忙買票的電話,現在求幫忙的電話也清靜了!睗匣疖囌究瓦\部門一位負責人說。
一些評論認為,中國的春節長假雖然過去,但在蛇年春節里的這些民俗、過年方式、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新變化,體現了中國經濟、社會深層次變遷,這些影響將進一步顯現,推動中國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