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會館
山陜會館
曾幾何時,聊城因為京杭大運河的開通而興盛九州,各地商人紛紛來此交易買賣,伴隨著漕運的日漸衰敗,曾經的繁華景象也漸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山陜會館”作為那段時期遺存下來的精華建筑,在大運河畔永遠閃爍著光芒。
山陜會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古運河西岸,是山西、陜西客商集資合建的一處商會會館,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所會館。僅僅說她是商會也許會低估了她的藝術價值,記者看到,廟宇文化在這里展現無遺,山門、戲樓、鐘鼓樓、碑亭夾雜其中,算起來足足160余間。不僅如此,超高藝術價值的書法、繪畫、雕刻也讓人嘆為觀止,館內現存有歷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質額枋四十二方,作為柱礎的石雕獅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鳥、山水等石刻畫十二幅。上百個柱礎上刻有花草、鳥獸等裝飾,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額上所刻楹聯、文字,正楷行書兼備,為書法家所稱頌。
據導游介紹,作為當年修建山陜會館的出資方,晉商將信奉的“忠義”準則展現于世人眼前。便門兩側的影壁上,“精忠貫日”和“大義參天”一左一右,主殿內更是供奉了集忠義于一身的關公像。
記者了解到,作為聊城市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山陜會館已成為聊城文化旅游、運河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聊城展示古城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窗口,備受市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