査濟并非輕易就能在旅行社線路里找得到,宏村、西遞名聲在外,查濟倒成了皖南古村的一枚遺珍。如果說古鎮開發的終點是商業化,那么尚未開發的查濟現在還保留著非常淳樸的民風民俗。雖然收了幾十元的門票,但原汁原味的老橋、不加修葺的老屋,讓這里充滿原始的情調,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
再現舊日光景
查(zha)濟位于安徽涇縣,如此美的地域,旅游地圖上標注的景點幾乎是空白,太讓人吃驚了。探訪査濟古村落最多的人,是攝影愛好者和國內各高校書畫藝術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因為這里錯落著40余處元明代建筑、100余處清代建筑,處處皆景。這是我第二次到訪查濟,這片靜臥了1300多年的古村鮮有游客,從天申橋的橋頭沖出來幾個小孩,用詫異的眼光打量我這個外來者后四散跑去。
紅樓橋下的姨婆們各自忙活著手上的活兒,洗菜洗衣共用一池水。天氣好時村民都把各自家里腌制的食材拿出來風干,這種景致大概是1980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記憶。在城市發展還沒那么充分的時候,也常見到溪邊洗衣的婦人、窗口晾著咸魚。查濟的步調比其他地方慢了30年,讓人感到久違的熟悉和親切。
不管外部格局如何變化,查濟依然保持著靜默、整潔的美感。著實想象不出穿越至明清的兩百年中,查濟在鼎盛時期發展到男丁有十萬人眾。這里“查”為大姓,有詩曰:“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祠臺廟宇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方寸之地孕育著如此興旺的族史。明清鼎盛時曾有108座祠、108座廟、108座橋,中國人凡事圖個吉利,“108”這個數字其中亦有講究。
令人回味的老建筑
查濟的建筑以雕粱畫棟、翹角飛檐為主,區別于人們固有印象中的黛瓦白墻的徽式建筑,充滿了別具一格的美。查濟古村收58元門票,進去之后所有古建筑都能隨便參觀。例如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是這里的寫生人氣地標,不少美院的學生到這里采風,也有攝制組在這里取景。
德公廳屋是我最愛的一處建筑,不提它高大宏偉、結構精致,單看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就讓人驚嘆不已。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我曾經問過當地人,這樣復雜的裝飾即使是現代熟練的木工也需要多人合力、半年左右才可制成,從選料、雕刻、接榫、上色,每一步都苛求做工的精細和計算的精準。古人為我們留下了這樣巧妙的建筑,不禁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