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覲,神山下虔誠的匍匐
快接近傍晚了,峽谷里開始起風。25歲的次仁頓珠和家人依舊在磕長頭朝覲的途中,他額頭上的傷疤已經結上了厚厚的痂,木掌板也磨成了薄片,該換一副新的了?諝饫,只有他們粗重的喘息和牦牛皮圍裙、木掌板一次次與地面摩擦的“沙沙”聲。無數次的匍匐,是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丈量出的朝覲之路。
拉薩與心靈,或早已是咫尺,但現實之路卻是苦旅。牛皮裙沾滿了泥土,并顯然有過無數的修補;至于木頭掌板,出發前就準備了四五十副,額頭上厚厚的結痂和那些路上的擦痕是藏民們堅守著的虔誠。后勤車在前面的山口等著他們,那是一輛破舊的中型貨車,簡易帳篷、風干肉、糌粑、酥油、粗茶磚提供者著朝覲路上的信徒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隊伍里的老人卻有些體力不支了,次仁頓珠一家艱難地走到貨車邊,卸下帳篷、炊具、食物,準備歇息。老人們最先被安頓進了帳篷,他們卻沒有休息,馬上拿出了轉經筒,展開經卷誦讀起來。次仁頓珠忙著去河里取水、收集枯枝,點燃牛糞,烘烤衣服并開始準備晚飯。
一天的磕長頭結束,老人們最先被安頓進了帳篷,他們卻沒有休息,馬上拿出了轉經筒,展開經卷誦讀起來
烏黑的鐵鍋里,翻滾著牛骨和花菜,女人們揉好了面粉,揪出面疙瘩丟進鍋里。疙瘩湯和肉干是今晚的主菜,酥油茶當然不可或缺,寒冷的長夜,這些簡單的食物將為朝覲的人們提供熱量……當臨睡前的誦經聲響起時,終年積雪的神山下,零星點綴的藏寨依稀還可見燈火,恢弘而厚重的冰藍讓這點鵝黃色看起來頗為溫暖,直指心魄的,當然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