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泉城新年祈福會的重頭戲——— 靈巖寺癸巳年新年祈福會于2013年2月10日至2月26日(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在靈巖寺景區舉辦。本次祈福會以“好客山東,福匯靈巖”為主題,包括新年祈福會法會、靈巖寺萬人祈福游、買門票贈送靈巖福及萬盞福燈映靈巖四大版塊活動。在大年初一,靈巖寺舉行了新年祈福法會,眾僧和樂頌經,敲新年第一鐘、燃新年第一香、擊新年第一鼓活動。據介紹,景區的祈福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市民和游客可以繼續在新春期間來這里祝禱祈福。
祈福文化傳承延續
靈巖寺新年祈福法會自2005年至今成功舉辦了8屆,已成為濟南市民喜聞樂見的城市品牌活動。本次祈福會由長清區人民政府、濟南市旅游局、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以“好客山東,福匯靈巖”為主題,由靈巖寺高僧弘恩法師祈福頌文并主禮,為新年祈福。
據靈巖寺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靈巖寺新年祈福活動有著悠久的傳統,歷史上有多位皇帝御駕靈巖寺,舉行祈福活動。靈巖寺整合景區優勢祈福文化資源和佛教文化資源,形成山東文化旅游的王牌,使靈巖寺新年祈福會成為山東宗教文化展示的名牌。
據介紹,靈巖寺新年祈福會已成功舉辦了八屆,今年是第九屆。延續了8年的新年祈福會的運作,隨著活動內容的變化,參與市民的增多,使得靈巖寺新年祈福活動在山東賀年市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為靈巖寺雙品牌旅游發展戰略的重要一部分。今年,靈巖寺景區的僧團、管委會與媒體聯合探討,挖掘以千年靈巖寺佛教文化為基礎的祈福文化資源,形成更具亮點的特色節慶活動,在更高層次上,更大范圍內,尋求與市場的結合點,與游客的結合點,從而將靈巖寺新年祈福會打造成山東旅游市場冬季新亮點及山東佛教文化活動的“王牌”。
千年古寺淵遠留長
靈巖寺始建于公元351年,到了唐代,靈巖寺與浙江天臺山國清寺、南京棲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為全國四大名剎,成為黃河流域最負盛名的佛教圣地。唐貞觀初年,著名僧人唐玄奘曾慕名住在靈巖寺譯過經文,當時就連皇帝來泰山封祀,也必先參拜一下佛門,公元665年,唐高宗與武則天封禪泰山,打破了歷來帝王東封路線,先至靈巖寺拜佛后才到泰山祭典。有先例后,隋唐朝代的皇帝們封禪泰山時,幾乎都要到靈巖寺“駐蹕”幾日。此后,自宋至明(1070-1644)的近六百年間,靈巖寺的住持和尚始終由皇帝欽定,皇家寺院——— 靈巖寺由此得名,同時可見,靈巖寺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從整個山東來說,靈巖寺在佛教的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泰山的歷史也是包含有靈巖寺的一部分,靈巖寺本身就是泰山的一個延脈。靈巖寺佛事活動歷史悠久,相伴輝煌有千年。道場所傳法脈是寺院一切活動的主旋律,唐代開元年間,佛教禪宗始分南、北兩宗,靈巖寺一直是北宗的主要活動場所。北宋時,靈巖寺結束禪宗北宗,又經歷了南宗“云門”、“黃龍”、“曹洞”、“臨濟”的派別變遷。因此靈巖寺在千年的傳承過程中,佛教底蘊豐厚。據史料記載,靈巖寺的僧眾,最多時要達到上千人,其大型法會更是“名聲在外”。舉事例來說,唐宋之后,靈巖寺作為禪宗的五宗之一,是朝洞宗的重要寺廟。朝洞宗后來傳到日本朝鮮,靈巖寺及其法事的名聲也就隨之東渡,現在仍時常有日本和朝鮮前來祭拜和參與靈巖法事交流的僧人。監院弘恩法師告訴記者,靈巖寺在1700年的歷史發展中,傳承了古老深厚的佛文化,一年一度的祈福活動不單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感受佛文化的精神魅力更讓大家可以感受千年古剎靈巖寺的山水勝景。 (濟南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