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記者獲悉,黃河口生態旅游區被山東省旅游局、省環保廳評為首批“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單位”第一名,成為山東省東營市唯一獲得此稱號的旅游區。據了解,此次全省共有7家單位被評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單位。
據了解,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單位建設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塑造生態友好型旅游產業形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在保護中開展旅游活動,在開展旅游活動中,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開展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單位評定,主要是培育生態旅游產品,規范生態旅游服務,倡導生態旅游行為,促進生態旅游消費,強化生態環境教育功能,促進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互動。
黃河口生態旅游區位于黃河入海口處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總面積15.3萬公頃,擁有世界上最年輕、最完整、最典型、最壯美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評為“中國六大最美濕地”和“山東省十大魅力景點”,具有唯一性、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是難得的世界級旅游資源,是國務院批復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的重點支持項目,具備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的自然稟賦。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黃河口生態旅游區內鳥類眾多,共有鳥類300多種,其中候鳥達200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丹頂鶴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黑嘴鷗等49種。每年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數百萬只鳥類在這里捕食、棲息、翱翔,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重要的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被譽為“年輕的濕地、珍禽的樂園”,鳥類的“國際機場”、“中國東方白鸛之鄉”。
景區自2012年5月由東營日報社旗下黃河文化傳媒集團運營后,著力挖掘以珍稀鳥類觀賞放飛結合天然濕地為主要特色的旅游資源,打造以游客參與、互動為主要內容,集觀光、體驗、休閑、科普于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充分發掘景區大、美、新、奇的資源優勢,已初步形成野鴨島、天鵝島、原生態濕地航道、鳥類放飛、紅地毯、和平鴿廣場、遠望樓、乘船觀黃藍交匯奇觀等以濕地水鳥觀賞,游客參與互動相輔相成的著名景點。
此次評選活動,屬首次組織,由省旅游局、省環保廳組成驗收評定小組,對各市申報的材料進行審查并對景區在資源、開發、保護、宣傳教育和示范價值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現場實地考評驗收,驗收結果通過媒體面向社會公示并予以公布。(劉劍 周廣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