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資深攝友孫先生挺忙活:初一千佛山拍祈福,初二大明湖拍廟會,初三拍趵突泉“雪打燈”,初五芙蓉街拍關帝巡游。在QQ好友群里,孫先生貼了一副大明湖舞獅的美圖給大家拜年,順便贊了句:看看咱省城的年味兒!
孫先生用鏡頭記錄的2013年春節中的濟南,是省會春節新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昂每蜕綎|賀年會”2013泉城新年祈福會的舉辦,為省會的冬季旅游創造新的引爆點,讓游客在體驗民俗活動中感受老濟南濃濃的年味。
大年初五,諸城吳先生陪家人逛了大明湖廟會,商鋪里的一把手工“盒子槍”,勾起他對童年的回憶。“民間的年味其實就是每個人心里曾經的記憶,每個人的版本都不同,總有一種和記憶相關的符號會打動你!眳窍壬粺o動情地說,對兒時過年的記憶都是從農村里留下的,抹不掉,揮不去,越陳越香。吳先生感嘆,他的孩子對過年越來越不“感冒”,放個炮仗都極不情愿,但是孩子喜歡游玩,喜歡看熱鬧,很多民俗扮玩、民間手藝是他們沒見過也沒玩過的,在這種熏陶下,他們對民俗文化產生了新的感知和興趣。
民俗與旅游的結合,給往年春節“溫吞水”的景區注入活力,靈巖寺、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府學文廟、芙蓉街等濟南特色景區和民俗街道年味十足,創新推出的祈福之旅讓城市更有玩頭。靈巖寺萬人祈福游、千佛山登山搶福、五龍潭門神故里尋福、府學文廟祈福開筆禮、關帝廟關帝巡城、九頂塔愛情祈福等祈福迎新主題活動,將傳統福文化特色與現代旅游形式相結合,游客輕松參與其中,玩得不亦樂乎。
城市商業街區穿上民俗“盛裝”,人氣比景區更旺。濟南萬達廣場裝飾了民俗大院,青磚紅瓦的泉水人家,火紅的對聯耀人眼、數百平米的實景庭院,讓顧客紛紛駐足,坐著暖烘烘的大炕,體驗用織布機織出漂亮花布。傳統曲藝搬進恒隆廣場,山東快書、大鼓、相聲等曲藝節目在這里輪番上演。濟南老城區的芙蓉街、泉樂坊、關帝廟、府學文廟民俗活動特別豐富。關帝巡城、文廟開筆禮、泉樂坊民俗活動吸引游客享城市休閑。
春節旅游借民俗文化接了地氣,攬足人氣、聚斂財氣。據統計,春節黃金周濟南共接待游客155.8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87%;實現旅游總收入13.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5%。淄博周村古商城“游周村古城,過民俗大年”主題活動,迎來300多名臺灣游客參與其中,盡情體驗山東民俗節慶的魅力,春節期間景區接待游客11.9萬人次。到山東過大年產品不僅吸引了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等地游客,來自俄羅斯、韓國、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游客也明顯增多。大年初三176名澳門游客乘坐包機抵達青島,并分赴青島、泰安、濟南等地體驗山東民俗過大年。
“春節民俗味越濃,春節經濟越興旺!鄙綎|省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陳國忠說,山東的新民俗旅游才剛剛起步,需要做得更細致些,特別是要放大特殊節點的精華部分,把源自民間的生活還原到旅游過程中,因為扎根于生活土壤的民俗節事才會持久而繁盛。(劉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