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濱州全市旅游工作會議上獲悉,濱州市將深入挖掘整合黃河與海洋文化資源,促進文旅融合,充分發揮旅游重點項目建設的拉動作用,培育豐富“孫子故里”、“生態濱州”文化旅游品牌體系,全力塑造黃三角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
投資6000萬元升級改造航空旅游項目
2013年,濱州市將加快推進航空旅游、貝殼堤濕地旅游等高端項目建設,豐富現有業態構成,并使構筑中的產業發展體系在未來更具有競爭力。航空旅游項目計劃投資6000萬元升級改造機場導航、跑道、飛行指揮塔臺等設施,計劃投資3億元的九天國際飛行學院3月份開工建設。5年內建設完成航空學院專業培訓教育基地、航空俱樂部、航空溫泉休閑旅游度假區及以飛機生產、維修流程為支撐的工業旅游基地。
貝殼堤島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利用項目年內開工,進行貝殼小鎮、“北海漁歌”民俗村、綜合服務中心、貝殼堤觀光棧道、貝殼堤超低空觀光索道、貝殼濕地、北海放飛場、濱海濕地漂流等項目建設。將貝殼帶、鳥類棲息地及民俗文化整合成為具有國際吸引力的“東方貝殼海岸”產品。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旅游資源開發領域
2013年,濱州市將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旅游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重點是旅游度假區項目、大型演藝項目、旅游酒店項目、旅游交通項目和旅游商品開發項目。積極尋求和吸引國內外大型旅游集團來濱州市進行戰略性投資發展,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著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企業進入濱州市合作經營。
實施旅游大項目帶動戰略。按照“兩帶四區”(沿海、沿河,黃河生態旅游區、山岳風光旅游區、孫子文化旅游區、濱海濕地旅游區)的總體布局,推進中海及蒲湖城市休閑游憩區、龍庭湖旅游度假區、雪花山旅游度假區、孫武古城旅游區等旅游產業要素集聚區建設,重點打造溫泉文化博覽園、徒駭河生態旅游長廊等旅游大項目,使之成為提升濱州市城市品位和旅游核心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深度培育娛樂演藝等消費熱點
創新本土文化。保護性開發利用呂劇、漁鼓戲、胡集書會、剪紙、泥塑、年畫、草柳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生產性保護合理利用,為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元素。重點是“呂劇創新”,在保留原生態、傳承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創新表現形式,使其成為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效益的旅游文化演藝節目,成為濱州“夜生活”的消費構成。
豐富消費內容。用文化要素來充實旅游的娛樂、購物功能,延長產業鏈條,深度培育娛樂演藝、節慶會展、旅游商品等消費熱點。推出“旅游一卡通”,聯合濟南都市圈其他六城市,整合區域內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星級餐館等資源,游客持卡將享受到在七城市范圍內的消費優惠。
開發旅游商品。重點開發孫子兵法系列、海瓷、草柳編、泥塑、家紡等一批融入濱州地方標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商品、紀念品。
萬永格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