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汶上縣立足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構建“三區一帶、一苑、一城、七大文化產業”發展格局,精心培育佛教文化體驗、運河古跡探尋、生態民俗觀光和休閑娛樂度假四大特色旅游,努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進了文化強縣建設步伐。去年,全縣共接待海內外游客達342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28.2億元,地方經濟也隨著佛教文化旅游的強勢之力,實現華麗轉身。
為加快“中國佛都”文化名城品牌打造,汶上縣編制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規劃布局了“三區一帶、一苑、一城、七大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三區一帶”即寶相寺景區、南旺大運河歷史文化旅游區、大汶河生態旅游度假區及小汶河旅游觀光帶;“一苑”即以中都文苑寶相寺景區為核心區域,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挖掘汶上歷史名人文化內涵,規劃建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標志性設施,充分展現汶上獨特的佛教文化、運河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一城”即加快規劃建設中都文化城,以寶相寺、孔子仁政園、關帝廟等景點為主體,配套規劃建設特色仿古商業街區,打造彰顯“儒釋道”文化的主題文化產業園。“七大文化產業”即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影視傳媒、出版印刷、演藝娛樂、藝術培訓、節慶會展和工藝品制作等七大產業。
在“佛都”品牌建設中,以寶相寺景區為核心,規劃發展禮佛朝拜區、文化展示交流區、禪修體驗區和配套服務區。經過十余年的持續打造,寶相寺景區先后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前,正著力推進三期工程寶相宮建設,年底可對游人開放,正在開展景區東、西片區的規劃建設。景區擴建后將成為融圣物展示朝拜、宗教修學體驗、旅游觀光休閑、佛教建筑博覽等為一體的佛教文化主題公園。寶相寺景區被確定為省重點服務業園區,榮獲“山東旅游年度十佳景區”,入選由省旅游局組織評選的“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之一,禮佛大道被評為“齊魯文化特色新地標”,汶上縣榮獲山東省旅游強縣、“好客山東縣域旅游十強”等榮譽。該縣高水平策劃了十屆寶相寺太子靈蹤文化節,文化節的影響越來越廣,打響了“中國佛都”品牌。
大運河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獲國家立項,2010年10月,公布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南旺分水樞紐遺址成功入選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1年承辦了“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并開工奠基。今年,汶上縣加大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力度。集考古研究、旅游觀光、教育科研于一體的南旺樞紐博物館布展工作已全面啟動。南旺樞紐博物館通過沙盤、多媒體、三維動畫等多種高科技手段,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融合運河歷史文化,以開放式的格局,將文物史料與高科技巧妙結合,通過物理模型方式,全方位展示古運河曾經的繁榮景象以及南旺樞紐工程的科技含量,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大運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內涵。作為全面展現大運河自然風貌,反映運河歷史變遷、南旺樞紐水利價值和周邊百姓生產生活場景的綜合性文化場館,將把南旺樞紐博物館打造成大運河申遺的新亮點。蓮花湖濕地公園建成開放并創建為3A級旅游景區,中都民俗展館建成開放,正在啟動建設度假酒店和配套設施。汶上加快大汶河生態度假區規劃建設步伐,推出了北部山區鄉村游,打造集休閑娛樂、觀光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