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8處遺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8處遺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9月6日,膠州常州路老市政府建筑工地,幾名工人偶然發現的幾個鐵錢塊,牽出了一段充滿神奇的考古之旅。獸形瓦當、金簪子、官窯瓷器、陶石質紡線輪……近百件珍貴文物陸續出土,將埋藏千年的宋代板橋鎮市舶司呈現在世人面前。近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的1943處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膠州板橋鎮遺址、西皇姑庵村遺址、趙家莊遺址、西沙埠遺址、瑯琊臺遺址、祓國都城遺址以及古建筑類的嶗山道教建筑群和大澤山石刻智藏寺墓塔林8處遺址全部入選,至此青島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昨天,記者分別對一些入選遺址進行了探訪。
遺址一:板橋鎮遺址·位于膠州市內老城區
施工揭開千年商埠面紗
膠州市博物館王館長告訴記者,膠州市常州路、湖州路、城隍廟院內、城隍廟南、護城河以北、太平路以西曾是板橋鎮遺址,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1996年年底,常州路某工地在施工時,發現有房屋遺址和銹結在一起的鐵錢塊,隨即他們組織了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了眾多銹結鐵錢塊,其中最大一塊重約16噸,后來被作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2009年9月6日,在距離1996年12月發現大量鐵錢塊20米的工地上,再次從地下挖出很多鐵錢和瓷壺等文物,考古隊對工程占壓部分的8000平方米板橋鎮遺址進行全面搶救性發掘,揭開了這個深埋地下千年商埠的面紗。經過3個多月發掘,共出土獸形瓦當、金簪子、官窯瓷器、陶石質紡線輪等珍貴文物達上百件,發現了規模宏大宋代多組建筑基址以及有磚砌排水溝、庭院、水井、灶址、東西大道等遺跡,出土了瓷器、陶器、銅器、鐵器、金器、琉璃器、骨器、石器、碑刻、建筑構件等上千件文物。根據出土文物發現板橋鎮遺址歷經宋、元、明、清。“板橋鎮港為北宋時期我國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北方唯一的海關重鎮。”王館長說,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板橋鎮設置了市舶司,同時升縣設海軍使,來管理港航、征收稅鈔、鼓勵貿易往來和保護外商外僑等。
遺址二:祓國都城遺址·位于膠州里岔鎮西側
兩千年前曾是侯國
祓國遺址從表面上看這里只留存有少量的城墻,高約3米,寬的地方有2米,城墻圍成方形。昨天,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遺址周圍原有東、南、西三個大門,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東門尚保存完好,門洞兩邊全部用青料石砌筑,高五六米,正中有楷書大字“迎陽門”。如今,這些大門早已被破壞,沒有留存。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盡管遺址只留下一圈低矮的城墻裸露在地面上,但通過四周高大的圍墻,讓人依然能夠聯想到當年古城的雄偉壯觀。據考證,膠州祓國遺址是建于漢代的一個侯國。秦始皇20年,也就是公元前227年,滅齊置瑯琊郡,始置黔陬縣,就是現在的膠州。史料記載,祓國在歷史上存在156年后撤銷,由于人口外遷和交通不便,繁華的城池逐漸冷落乃至湮廢。到了明代。這里又被建成了飼養軍馬的場地,后被稱為牧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