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利用位于泰山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泰山書院坐落在校園內的文化優勢,大力弘揚“進取、擔當、包容、和諧”的泰山精神,以物質文化為基礎,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行為文化為載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集傳統文化、泰山文化、企業文化、大學文化四位一體,用“進取、擔當、包容、和諧”的泰山文化和精神鍛造具有泰山品格的文明有禮“泰職”人。學院志愿服務隊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優秀志愿服務隊和省、市優秀志愿服務隊稱號,連續六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五化一帶”夯實思政工作

  強化理論武裝。嚴格執行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堅持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實行職工“周二”學習日制度,大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發揮重點黨報黨刊引領作用。

  深化思政課改,構建大思政格局。形成院領導課堂聽課制度。黨委成員每天體驗學生餐,及時了解思想情況。舉行“我心目中的思政課”征文活動。對接學生需求,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加強思政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培養遞進工程。

  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制定方案及配套文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守則及管理制度。二是開展經常性宣講活動。團委組織開展“知榮辱 辨是非”主題辯論賽;學院召開干部、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三是編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材料匯編》和《泰山文化讀本》,訂閱《我們的價值觀》等讀物,豐富師生理論學習素材。四是選樹典型,挖掘校園好人好事。學院現有最美泰安人、最美泰安大學生、優秀志愿服務者等5名;省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提名獎1名;市級以上優秀教師26名。

  細化日常思政教育。常年開展道德講堂活動,以“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開展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學院領導班子與教職工面對面進行思政交流;建立兩周一次學生接待日制度。

  固化實踐育人平臺。開展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化馬灣中心小學心理輔導工作站、小井小學愛心支教服務站,長期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和提供愛心支教服務。學院志愿服務隊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優秀志愿服務隊,省、市優秀志愿服務隊稱號。構建大學生創業孵化搖籃,建設泰安創業大學。“貓九”創業團隊榮獲首屆大學生創客挑戰賽全國冠軍。2016年,學院當選全國50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

  以點帶面,推進文明集體創建。制定方案,形成標準。學院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設評選管理辦法》,確定了文明處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先進個人等評選項目,明確了評選標準。開展系列文明評選活動。開展泰安好人評選和身邊好人推薦活動,開展“最美泰職人”、文明家庭、文明職工、師德標兵等評選活動。

  師德師風長效工程保障校園風清氣正

  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規范,健全師德長效機制。將九月份設為“師德月”,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大力正風肅紀,教風建設抓細抓常,建立教師檔案數據庫,強化考核結果在年度考核、評優樹先、職務晉升等方面的運用,堅決實施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

  “四位一體”校園文化營造文明校園

  建設泰山書院,開創高職院校“學院+書院”育人模式先河。利用1號、2號、5號省級標準化學生公寓探索書院式公寓,利用泰山書院講書堂,邀請著名作家嚴歌苓、泰山文化專家周郢等來校作傳統文化報告,增強了師生文化自信。學院被授予全國先進社科組織,泰山書院被授予省、市社科普及基地。

  設立讀書月,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活動。每年在讀書日,舉辦好讀書、讀好書讀書月啟動活動,通過好書推介、征文、筆記展評等形式,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學生在山東省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詩詞大賽上與山東大學同獲一等獎。

  美化工程確保校園美麗和諧

  學院背依泰山,采用“小集團、大空間、園林化、數字化”理念規劃建設校園,用泰山松、泰山石刻、市樹、市花等泰山元素美化校園,實施“美化、綠化、凈化”工程,保持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溫馨校園與美麗泰山相擁相融。學院將泰山文化融入課堂,用挑夫精神、泰山松精神、石敢當精神教育師生,培育師生勇于攀登敢于擔當、團結協作包容和諧的泰山精神。

  志愿者服務常態化助推學院文明建設

  日常活動社團化,大型活動屆次化。建設學院精品社團10個,每系精品特色社團1-2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主題活動。學院社團被授予山東省百佳優秀社團。

  職工志愿者和學生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活動常態化。志愿者深入社區、泰山景區,各大會場,開展助殘敬老、疏導游客、科技服務等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