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成績在班里可以是中等,就是上課時總喜歡做些小動作,如畫畫,折紙等。也不愿意積極舉手發言,跟他溝通后過兩天同樣的問題又犯了,家長對此很無奈。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該如何提高小學四年級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一、利用電腦和互聯網,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現在很多孩子很小就對電腦產生了興趣,但其中更多的孩子是被一些小游戲、動畫所吸引。但互聯網上可不止這些東西,F在互聯網的學習資料可豐富得很,針對各種年齡層的孩子都有。如果小孩平時很喜歡玩電腦(可能實際上這些小家伙還不知道電腦能干啥),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這時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們對電腦的興趣,引導孩子上一些學習性的網站學習。而現在的很多學習網站都非常有創意,而且一點兒也不枯燥,比起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有意思多了。
此外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電腦學習能力,在互聯網已經深入社會每一個角落的今天,是非常有意義的。要注意的是:控制孩子在電腦前的時間,并監督孩子上網的內容。
二、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
上面說過,物極必反。如果家長采取高壓式的手段逼迫孩子學習,反而會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顯然這是不可行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當然在一些問題上則不能含糊,重點是培養孩子較為規律的學習時間,并讓他能夠長期堅持下來而成為一種習慣,讓他們每天及時完成和復習功課。同時不要把考試當成目標,家長要淡化孩子的應試意識,讓他們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成自然,這樣就能把學習當成自己樂于和愿意去做的事。同時,將娛樂和學習結合,引導孩子按時完成任務后就能做他想做的其他事。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心理是很奇妙的,舉個例子,孩子感冒了給他沖感冒藥,如果盛在一個普通的碗里孩子可能會鬧著不喝,但如果倒在一個很可愛的卡通杯子里,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學習也一樣,如果你讓孩子在餐桌上學習,效果肯定比不上在一個可愛的學習書桌上學習來得好。一個可愛的書桌,一把孩子喜歡的椅子,一盞卡通臺燈,等等等等,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了,但對于孩子來說,他會覺得這是他專屬的地盤,而這些東西是讓他學習用的。這樣孩子就會更樂于學習,因為坐在那里學習他感覺挺快樂挺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