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篇依據權威科學雜志《材料》所做的關于染發與人類健康的報道,報道中指出在數以百萬計英國人使用的染發劑中發現了有害性化學物質胺類化合物,且調查發現家用染發劑和美發沙龍用的染發劑都含這種化學物質,而遺憾的是這種化學物質與煙草煙霧和空氣中的廢氣反應會形成高度毒性化學物質。
熱點聚焦:染發+霧霾=加倍致癌
在微博上看到這一消息,剛剛染過頭發的趙女士恨不得找頂帽子把頭發遮起來,因為昨日西安霧霾天又很嚴重。對此專家表示,雖然該說法并非經過證實的科學結論,但頻繁染發肯定有害。
染發劑劣跡斑斑 細數各種潛在危害
染發劑曾被報道與一系列癌癥有聯系,包括乳腺癌、膀胱癌、子宮癌、腦癌、白血病等。早在2009年,英國就有一名女性因一年內使用染發劑超過9次,而面臨患血癌的風險;一年后,歐盟委員會禁止了22種會導致膀胱癌的染發產品。
醫生說,確實有患者是因為不當使用染發劑而導致頭皮和臉部皮膚感染、頭皮發癢,甚至患上過敏性皮炎、蕁麻疹等。
1、急性中毒
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明幾乎所有的染料成分如對位次酚二胺(PPD)、對位甲基二胺(PTD)或間苯二酚均有著中度或低度的急性毒性,但由染發劑引起的人類中毒事件卻極少,有報道也是經口服而中毒。高劑量的PPD對人類和高級哺乳動物的主要影響機制是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而導致急性呼吸困難。
在大多數報道的中毒事件中PPD都是以固體形式攝入,從而有可能攝入高劑量而中毒。不過,現代的染發產品中所含的染料成分濃度均很低,因此基本上可以忽略由染發產品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性。
2、接觸性變態反應
關于染發劑特別是PPD引起的接觸性變態反應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點問題。PPD是氧化型染發劑中最常見的一種成分,已經明確它和它的衍生物如PTD有引起接觸性變態反應的潛能,因使用染發劑后出現接觸性皮炎的報道較多,癥狀包括:頭皮瘙癢、水腫、糜爛、低熱、腹部腫大,甚至全身毛發脫落。染發后產生過敏性結膜炎甚至角膜上皮脫落的案例也時有報道。
我國要求在染發產品上須貼上標簽,注明“含對苯二胺,可引起過敏反應,不能用于染睫毛和眉毛”。并建議消費者在使用產品前做過敏試驗,也提醒美發師在染發過程中戴上手套以防止皮膚接觸。
3、染發劑對神經行為功能的影響
有報道使用染發劑后因過敏導致腦電圖異常、四肢抽搐、意識障礙、癲癇樣發作、心肌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神經精神癥狀。羅仁中等用染發劑對小鼠進行水迷宮等實驗,發現染毒后小鼠的學習、記憶及活動度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其中雄性小鼠在染毒初期的活動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此后約2周內接近對照組水平,然后不斷增高,最后超過對照組的水平。
4、內分泌效應
內分泌紊亂假說是現在爭論的一個熱點,環境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激素活性改變而引起內分泌紊亂。間苯二酚,氧化型染料中的一個重要成分,被疑為影響甲狀腺而引起甲狀腺腫,但這還只是一個假說,并沒有充分的實驗室和流行病學依據。
5、長短期內的危害
染發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分為急、慢性兩種。急性作用多為過敏,如出現皮炎、哮喘、蕁麻疹等。而染發劑對人體產生的慢性作用往往被忽視:一些劣質染發劑含有苯的衍生物,長期使用可導致溶血、白血病、中毒性肝炎和腎臟損害。染發劑中除了含鉛以外,還會含有鎘、鉛、汞、鎳、鉈、釩、砷等多種有害金屬元素,長期使用還可產生蓄積中毒。
除此之外,染發劑中還含有重金屬鹽,一旦進入人體,很難排出體外,時間長了蓄積在體內,會引起中毒,使人出現頭昏、頭痛、倦怠乏力、四肢麻木等中毒癥狀,并可能進入肝腎和大腦,破壞這些器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