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受氣溫下降影響,省城多種蔬菜“身價”節節攀升,50種餐桌食品價格幾乎全線上漲。記者昨日分頭走訪多家農貿市場了解到,受道路運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蔬菜供應量有所減少,導致蔬菜價格漲幅最大,有的蔬菜上漲超50%。
本版文圖 記者 孔蕾
漲幅高達50%白菜領漲蔬菜價格
昨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前幾日的一場雨夾雪過后,隨著天氣轉冷,各市場銷售的蔬菜價格普遍漲價,原本一直“白菜價”的大白菜一夜之間“變臉”,漲幅高達50%以上。
“上個星期還一塊錢兩斤的大白菜,昨天菜市場都要價1塊錢一斤了,”昨日,在高新區一農貿市場,正在買菜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幸好之前囤了不少白菜。“原來每斤批發價也就2毛錢,一場雪后,批發價都到了6、7毛錢,”在高新區經營蔬菜生意的李先生表示。從本期統計的《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顯示出,省城農貿市場大白菜價格均價為0.92元,比上周漲了0.32元,漲幅達53.33%。記者看到,從今年10月份起,大白菜的價格一直在0.5元/斤左右徘徊,低的時候在0.3元/斤,從上周開始價格開始稍稍抬頭。“眼下白菜賣到每斤1元錢,還不一定拉到貨,你去批發市場上看看去,原來都是整車整車的貨,現在拉菜的貨車多數都裝不滿,如果想多批蔬菜,需要加錢。”蔬菜零售商王先生認為,究其原因跟近期天氣惡劣有關。“除了天氣,農民惜售等原因是造成供貨量減少的重要原因。”王先生表示。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菜農“直銷”的蔬菜,因少了批發環節而價格較低,吸引了不少市民。
高價菜難賣部分菜商棄售
從山東商報統計的《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顯示出,21種蔬菜價格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不少蔬菜價格都躥到了3元以上。其中茄子均價為3.02元/斤、青椒均價為3.10元/斤、黃瓜均價為2.86元/斤,菜花均價為3.06元/斤,西葫蘆均價為3.26元/斤,油菜均價為3.34元/斤,漲幅從10%-40%不等,據業內人士分析,近期由于天氣寒冷,光照減少,導致大棚蔬菜的成熟周期變長了,蔬菜進入緩熟期,大棚的保溫膜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蔬菜上市量減少,菜價開始上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常見的冬季大路菜中,土豆的均價在1.92元/斤,白蘿卜均價在1.56元/斤……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雖然價格漲了不少,但相比葉類菜價格低了不少,比較好賣。”吉祥苑經營蔬菜生意的馬先生表示。采訪中記者發現,怕價格高對銷售造成影響,有些菜農干脆放棄了高價菜的銷售,只售賣價位相對較低的蔬菜。
“一斤豆角、蒜薹都要5塊多,比雞蛋都貴了,根本沒人買了,我們也批不起了,”高新區的菜商劉先生坦言,目前這些高價菜都是外地菜,成本本身就高,再加上這幾天雪霧天氣又增加了運輸成本,一旦受凍就沒法銷售,干脆不進貨了。
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囤菜。家住高新區某小區的市民劉女士,昨天上午冒著小雨,就趕到菜場,買了滿滿一籃子蔬菜,足夠全家人吃三四天。“看這天氣,估計菜價只會高不會降了,多買點菜囤著。”
無獨有偶,昨天,記者看到不少買菜者都是拉著小推車去買菜的,“這天氣太糟糕了,出來一趟不容易,就多買一點,而且不知道過一兩天這菜價又會飆升多少。”采訪中,有市民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出現惡劣天氣,價格將出現暫時波動,這屬于正常情況。“暫時的波動很快就會恢復,市民無須盲目囤菜。”
本版文圖 記者 孔蕾
漲幅高達50%白菜領漲蔬菜價格
昨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前幾日的一場雨夾雪過后,隨著天氣轉冷,各市場銷售的蔬菜價格普遍漲價,原本一直“白菜價”的大白菜一夜之間“變臉”,漲幅高達50%以上。
“上個星期還一塊錢兩斤的大白菜,昨天菜市場都要價1塊錢一斤了,”昨日,在高新區一農貿市場,正在買菜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幸好之前囤了不少白菜。“原來每斤批發價也就2毛錢,一場雪后,批發價都到了6、7毛錢,”在高新區經營蔬菜生意的李先生表示。從本期統計的《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顯示出,省城農貿市場大白菜價格均價為0.92元,比上周漲了0.32元,漲幅達53.33%。記者看到,從今年10月份起,大白菜的價格一直在0.5元/斤左右徘徊,低的時候在0.3元/斤,從上周開始價格開始稍稍抬頭。“眼下白菜賣到每斤1元錢,還不一定拉到貨,你去批發市場上看看去,原來都是整車整車的貨,現在拉菜的貨車多數都裝不滿,如果想多批蔬菜,需要加錢。”蔬菜零售商王先生認為,究其原因跟近期天氣惡劣有關。“除了天氣,農民惜售等原因是造成供貨量減少的重要原因。”王先生表示。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菜農“直銷”的蔬菜,因少了批發環節而價格較低,吸引了不少市民。
高價菜難賣部分菜商棄售
從山東商報統計的《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顯示出,21種蔬菜價格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不少蔬菜價格都躥到了3元以上。其中茄子均價為3.02元/斤、青椒均價為3.10元/斤、黃瓜均價為2.86元/斤,菜花均價為3.06元/斤,西葫蘆均價為3.26元/斤,油菜均價為3.34元/斤,漲幅從10%-40%不等,據業內人士分析,近期由于天氣寒冷,光照減少,導致大棚蔬菜的成熟周期變長了,蔬菜進入緩熟期,大棚的保溫膜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蔬菜上市量減少,菜價開始上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常見的冬季大路菜中,土豆的均價在1.92元/斤,白蘿卜均價在1.56元/斤……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雖然價格漲了不少,但相比葉類菜價格低了不少,比較好賣。”吉祥苑經營蔬菜生意的馬先生表示。采訪中記者發現,怕價格高對銷售造成影響,有些菜農干脆放棄了高價菜的銷售,只售賣價位相對較低的蔬菜。
“一斤豆角、蒜薹都要5塊多,比雞蛋都貴了,根本沒人買了,我們也批不起了,”高新區的菜商劉先生坦言,目前這些高價菜都是外地菜,成本本身就高,再加上這幾天雪霧天氣又增加了運輸成本,一旦受凍就沒法銷售,干脆不進貨了。
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囤菜。家住高新區某小區的市民劉女士,昨天上午冒著小雨,就趕到菜場,買了滿滿一籃子蔬菜,足夠全家人吃三四天。“看這天氣,估計菜價只會高不會降了,多買點菜囤著。”
無獨有偶,昨天,記者看到不少買菜者都是拉著小推車去買菜的,“這天氣太糟糕了,出來一趟不容易,就多買一點,而且不知道過一兩天這菜價又會飆升多少。”采訪中,有市民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出現惡劣天氣,價格將出現暫時波動,這屬于正常情況。“暫時的波動很快就會恢復,市民無須盲目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