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燒海參: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魯菜,我曾經在寫北京魯菜老字號“同和居”的那篇博客中介紹過,那是同和居的鎮店大菜,168一盤起步,比較高檔。但在煙臺這樣的海鮮產地,這道菜就不那么高高在上地端著了,它變得那么的平民化和用以接受,30多塊錢一盤,已經用的是不錯的養殖海參了。海參的膠質非常細膩,蔥香十足,特別要說說的是,在這兒品嘗這道菜和北京最大的區別不是價格,而是的區別,這里的大蔥一點兒都不辣,而是嚼在嘴里滿口的香甜,毫無辛辣感,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山東人大蔥蘸醬就是一道菜了。
開背蝦:蝦處理的非常講究,炸的香氣四溢,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酒菜。
過油鳥貝:這又是一道以前沒吃過,到這兒才嘗到的菜式,其中的鳥貝,我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就是鳥貝,大概是因為尾巴像鳥的尾巴得名的吧,口干嘛咬上去咯吱咯吱的。做法也很特別,用新鮮的生菜葉子鋪底,上面放上焯好的鳥貝,最后過上放好作料的辣椒油。
軟炸海蠣皇:海蠣,也就是我們在北京近幾年非常流行的生蠔,很多沿海地區都有出產。我曾經在寫廈門的博客中介紹過當地的吃法——海蠣煎。在這兒的吃法比較簡單,更為的原味一些。就是將海蠣過糊后下油鍋炸,然后占著椒鹽吃。昨天在蓬萊春的時候點過這道菜,但是賣完了沒吃到,今天找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