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癌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出現驚人的增長,中國首當其沖。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居民一生罹患癌癥的概率為22%,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相關數據顯示,肺癌成功超越胃癌,它已經成為濟南人的“頭號殺手”。

“富貴癌”取代“窮人癌”
記者了解到,截至上個世紀末,胃癌是我市發病率居首位的癌癥,而現在,肺癌開始逐漸接替胃癌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腫瘤疾病。2011年省疾病控制中心的腫瘤登記報告顯示,肺癌在影響我省居民健康的所有癌癥發病中高居榜首,占到了24%。
有關專家大膽預測,10年之內,癌癥發病率肯定下不來,或許還將走高,而發病原因將逐漸由“富貴癌”取代“窮人癌”。據了解,近年來市民的癌癥患病種類比例發生了較大變化,由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癌癥為主,到越來越多的肺癌和男性中結直腸癌患者。前者被稱為“窮人癌”,后者作為一種“富貴癌”、“生活方式癌”,發病率越來越高。
專家表示,結直腸癌是一種城市病,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入量增多,大魚大肉吃的多,食物精細不運動,導致便秘,毒素都積在結直腸,從而誘發癌癥。由于城市化的發展,郊區的很多農民已經沒有了土地,不再耕地種田,體力活比以前少多了,結直腸癌也將向郊區“侵襲”。
未來20年發病率仍將持續上升
每天和癌癥患者打交道的一線醫生們有著更深刻的體會,有專家甚至稱我國各類疾病的“第一死神”不再是心腦血管疾病,而是惡性腫瘤(癌癥)。為此,記者采訪了山東省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郭其森。
據郭其森介紹,近年來,癌癥的發病率一直呈不斷上升趨勢,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超過胃癌,位居首位。郭其森分析,霧霾天氣屢屢來襲,不但對人體肺部產生直接影響,而且也會增加各類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都是致癌物質。預計在未來20年,我國的肺癌發病率還將持續上升。
郭其森說,有不少市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每年體檢的意識不強,等到疼痛難忍時再就醫,往往已經錯失治療良機。他建議,我市可建立一套長效的體檢機制,可通過政府部分補貼或納入醫保的方式,引起公眾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關注,并通過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全社會的經濟負擔,引導大家前往正規的體檢機構進行定期體檢。“霧霾天氣注意自我防護,通過外出戴口罩、適量補充維生素、飲食清淡多喝水、減少外出鍛煉等方法預防肺癌發生。”
(本報記者 李雪梅 王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