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濟南4月6日訊(記者 段婷婷)“電影院人太多了,去晚了都買不上票。”清明假期期間,電影院成了休閑熱門去處。近年,雖然省城影院數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不過節假日影院爆滿還是成了常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濟南市票房每年都有兩三成的增長,各大品牌電影院線開始加入濟南電影市場爭奪戰,硬件條件較好的新影院明顯占據上風。不過總體來看,濟南電影票房尚未進入全國前30名,而團購等互聯網購票方式拉低了票價,十年前票價與如今基本相當。
節假日影院爆棚成常態4日,市民小王與家人吃完晚飯準備去看看近日火爆的《王牌特工》。沒想到來到影院時,卻發現票已經賣光了,影院里等滿了候場的觀眾。“今年過年期間,幾乎每個影院都排起了長隊。但是沒想到清明節人也這么多。”小王笑稱,過節買電影票就跟買火車票一樣難。
據了解,4月5日清明節當天,世茂國際影城票房達到了16 . 6萬,百麗宮影城為16萬,而4月2日的數據分別是7 . 3萬和6 . 5萬,也就是說放假期間單日票房基本上是平時的兩倍左右。
這樣的情況以前很難見到,但是這些年來越來越明顯。“2013、2014兩年感受非常明顯。”萬達影城相關負責人表示,越來越多的市民把看電影作為節假日休閑娛樂的首選。
“今年春節期間一天的票房能趕上以前一年的總量了。”新世紀泉城路店負責人這樣描述節假日票房火爆程度。從數據上來看,這種說法并不夸張。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正月初一全國票房達到了3.3億元,打破此前紀錄,比上一年大年初一增長了26.9%,而清明節當天票房也接近2個億。2014年春節7天假期,全國總票房刷新紀錄,達到14.1億。而2004年國內城市影院票房收入一共才15.2億元。
從本地數據來看,世茂影城今年大年初一當天票房達到了37.3萬。全省情況大致類似,4月2日票房322萬,清明節為691萬,2月19日則是1831萬元。
票房年均增長兩三成
事實上,省城電影市場不光是節假日期間火爆,從總體數據來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
“在濟南呆了十幾年,七八年前基本上沒有去過電影院,但是這兩年有大片上映都會去看看。”市民小李的經歷,可能讓不少人有共鳴。這也從側面反映著濟南市電影市場的發展。據相關統計,2012年,濟南市票房總收入為1 . 44億,2013年增長到1 . 75億,2014年達到了2.34億,幾乎每年都有兩三成的增長。
從今年1季度數據來看,世茂國際影城的票房收入已經達到了897 . 98萬元。“按照這一趨勢,今年票房數量應該會超過去年。”業內人士分析。
去年市區新開6家影院
市場連年增長,也使得各大品牌陸續開始進軍濟南電影市場,世茂、耀萊成龍等品牌這兩年都在濟南開了新影院。
市民小趙家住省城南部,平日里的愛好就是看電影。去年以來,隨著幾家新影院的開業,她明顯感覺可選擇的余地更大了。“以前看電影,一般去泉城路、玉函銀座,2013年環宇城開了新影城距離比較近。”小趙表示,去年年底貴和領秀城店開業,里面又開了一家影院,而泉城路世茂的影院也開業了。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省城新開6家影院,包括位于燕山銀座的新世紀影城,世茂廣場的世茂國際電影城,文化西路的魯大影城,丁豪廣場的橫店影城,經一路上的濟南鐵路影城以及位于貴和領秀城店的耀萊成龍影院,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家新影城開業。
除此以外,美蓮廣場的精彩影城目前在裝修尚未營業,文化西路上的CCPARK商場內的新世紀影城也有可能將于今年開業。
根據2014年濟南市統計公報,濟南市2014年共有城市電影院30家,全年放映30 . 6萬場。而據業內人士介紹,2010年底濟南市只有6家電影院,近年來電影院數量每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新影院票房都在前幾位
從總數上看,濟南市影院數量相比國內其他城市來說并不算多,在山東省內僅次于青島,位居第二。“目前來看,泉城路附近的影院比較集中,其他影院位置相對分散一些。”新世紀泉城路店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泉城路附近現有世茂、百麗宮、新世紀、萬達加上銀座三期中的魯信共5家影院,其中世茂、魯信均是去年開業。這種競爭態勢,讓已經10歲的新世紀泉城路店感到了壓力。據了解,新世紀泉城路店去年票房總量2078 . 49萬,在濟南位列第四。不過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店曾一度是濟南市票房冠軍,但是近年來周邊影院越來越多,作為老影院設施上無法與新建影城相比,票房相比上年有所減少。
記者看到,從票房收入來看,近年來新開的百麗宮、萬達、世茂等影院在觀影人數上均名列前茅。
世茂影城去年3月份開業,不過票房收入已經排到了濟南市影院的第5位。今年1季度,世茂國際影城已經躥升到山東省影院票房首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不出意外的話,世茂影城應該是票房最多的一家。
每人年均至少看一場電影據統計,2014年全年濟南市觀影人數達到了741 . 7萬,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2萬余人次走進影院看電影。根據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2014年末,濟南常住人口數量達到了706 . 69萬。也就是說去年平均每人去過一次影院。
那么,這個數據在一線城市如何呢?據了解,北京市去年觀影人數為5198萬,而北京2014年末常住人口為2151 . 6萬,平均每人去2 . 4次影院。如此來看,濟南市民觀影數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根據新世紀影城調查,目前90后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觀影群體。而這一情況與國外存在不小的差距。根據《美國電影協會年報》,目前僅剩下年齡偏大的觀眾堅守影院,25歲至39歲年齡段的觀眾數量流失甚為嚴重。因此2014年售票量達到19年來的北美最低點。
據悉,2014年全球電影票房總額為364億美元,與2013年的359億美元相比,僅增長了1%。雖然仍保持了增長趨勢,但這是過去十年間增幅最低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貢獻最大,同比增長34%,達到48億美元。
“觀眾年齡結構不同源于國情的差異。”新世紀泉城路店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國內觀影人群仍舊以年輕人為主,但是不排除未來朝著歐美方向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