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民生最關情——

  加微信了解民生 訪農戶獲知民意

  連著幾天,魯能領秀城社區菜市場的“百果園”水果攤主田文超都挺興奮。“我跟書記微信聊了幾次”,他私下給書記發了一些水果養生的知識,書記問了他一些水果上市時間、價格產地的情況,還回復謝謝或跟一個“笑臉”圖像。田文超感覺這個領導沒架子、很和藹。

  一個月來,從濟陽縣垛石鎮敬老院到魯能領秀城社區便民菜市場,從育秀小學到孔村鎮中心社區,聊家常式的互動調研并不少見。4月16日上午,商河縣許商街道毛王店村83歲的張建良老人像往常一樣出來溜達,沒想到路上偶遇新書記王文濤。“我剛來濟南,過來看看你們村。”一位農村老者,一位市委書記,一問一答間輕松自然、充滿溫情。這樣的隨機入戶調研,讓張建良老人心里挺舒服:頭一次跟市委書記聊天不緊張,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走訪棚改片區、考察美麗鄉村建設、察看公租房建設,王文濤挺較真兒。在槐蔭北大槐樹棚改暨保利中心項目現場,他仔細察看了項目規劃設計圖紙,詳細了解項目拆遷和安置樓容積率、樓間距、配套設施等情況,叮囑一旁的工作人員:“舊改棚改既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重要的發展工程。”當聽說全市的公租房項目并沒有遠離市區,周邊設施配套都比較齊全時,王文濤肯定地說:“遠離市區會提高生活成本,帶來新的不便。要心系群眾、搞好服務,依托現有的城市配套設施,盡可能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環境。”

  人民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對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歷下區燕子山社區調研時,王文濤與工作人員和居民細聊起開放式小區管理、社區工作人員待遇等話題。他說,開放式小區管理是全國性的難題,要積極創新思路,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既要“為群眾管好小區”,又要“充分運用市場,向社會購買服務”,根本目的是要“滿足群眾的需求、讓群眾得到實惠和方便”。

  4月18日下午,王文濤在主持召開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專題調研座談會時談到教育、創業、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問題。談教育時他說,教育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城鎮化趨勢密切相關,要在新城建設中堅持規劃先行,積極探索完善聯動機制,確保新建小區內學校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談到民政工作時他坦言,社區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要大力推動社區減負,優化服務資源配置,引導基層工作人員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務居民群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