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四方評論,小明陪你“辯”新聞。

  前幾日的青島街頭發生了這樣的一幕:輔警在雨中執勤,一美女路人為他撐傘,雨停才走。本是一則暖聞,卻被不少網友罵成“作秀”,冤不冤?

一開始小明可不敢妄自下結論。一開始小明可不敢妄自下結論。

  起初,料誰都不會想到,一則暖聞的評論區竟有將近3/4的人都在罵“作秀”!而類似“好人”“辛苦了”這樣的詞瞪大眼睛都難扒拉出一個。

  小明仔細一想,也能理解。根據以往的報道和文學作品,美女總是愛慕虛榮,特想出名;輔警總是罪惡的化身,啥壞事肯定有他。再加個雨中撐傘,這個場景不被罵“作秀”我都不能理解。

  有小伙伴說了,小明你怎么可以這么想!但是,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有如此想法,有人說,他們得了一種痼疾。只要別人做點好事,出個暖聞,就會說是作秀。

韓紅體驗環衛工生活,被網友懷疑作秀。韓紅體驗環衛工生活,被網友懷疑作秀。

  對于這種現象,媒體稱其為“習慣性懷疑”。一開始,這種懷疑還很少見,多存在于娛樂圈、干部和群眾等報道中。但是,隨著網絡的發達和信息的快速共享,我們不少人都開始陷入了“習慣性懷疑”的泥沼。

  交警赤腳執勤是作秀、明星做善事是炒作,一則暖聞不再是暖聞,而變成了“惡心”和“偽善”。

保定美女扶摔倒老人,被指想成網紅,作秀擺拍。保定美女扶摔倒老人,被指想成網紅,作秀擺拍。

  有人說,罵“作秀”的這群人都是壞人,思想骯臟。但小明可不那么以為,他們也曾善良過,但被騙的太慘。一次次的新聞反轉,一個個被揭露出的丑惡,都讓他們把善良封存在心底。漸漸地,即使“狼真來了”他們也不再相信。

  因此,美女給輔警雨中撐傘,即使再暖,也鮮有人伸出大拇指點贊。和眼睛見到的真實事件相比,他們更愿意相信心里的“我以為”。

潼關交警雪中執勤被批作秀 。潼關交警雪中執勤被批作秀 。

  這么一看,此事確實挺冤。但我們不能把責任全推給“噴子”,他們也是受害者。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自己理性一點,不造謠傳訛,不歪曲新聞。正如中國網所言,“習慣性懷疑削弱了社會人與人彼此信任的根基,更是損害了民眾探求真相的權利,當消弭。”

  同時,我們也該對這個社會多些信任,別再讓“作秀”成了咱的口頭禪。

  (壹點號·明辯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