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5日訊(記者 郭靜)近日我省制定印發了《山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按照不同區域的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未來發展潛力,在銜接陸域主體功能區的基礎上,將全省海洋國土空間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
一、優化開發區域,是指現有開發利用強度較高,資源環境約束較強,產業結構亟需調整和優化的海域。
按照《規劃》,全省共劃分8個優化開發區域,分別為壽光市、龍口市、煙臺市區、即墨市、青島市區、青島市黃島區、日照市東港區和日照市嵐山區海域,合計海域面積為16050.58平方千米,占全省管理海域總面積的33.93%。
優化開發區域的功能定位是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和國際物流中心,黃河中下游對外開放的門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裝備制造業基地,國際著名的海洋體育文化和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國際重要的海洋科研、深遠海開發基地和藍色硅谷創新示范區。
二、重點開發區域,是指在沿海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發展潛力較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可以進行高強度集中開發的海域。
全省共劃分3個重點開發區域,分別為濰坊市寒亭區、煙臺市牟平區和威海市文登區海域,合計海域面積2995.30平方千米,占全省管理海域總面積的6.33%。
重點開發區域功能定位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崛起的引航區,支撐我國海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三、限制開發區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產品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洋生態功能的海域。
按照《規劃》,全省共劃分18個限制開發區域,分別為無棣縣、濱州市沾化區、東營市河口區、利津縣、墾利區、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昌邑市、萊州市、招遠市、長島縣、蓬萊市、威海市環翠區、榮成市、乳山市、海陽市、萊陽市和青島市嶗山區海域,總面積為27453平方千米,占全省管理海域總面積的58.04%。其中,6個海洋漁業保障區總面積10092平方千米;12個重點海洋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7361平方千米。
四、禁止開發區域,是指對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國家級和省級海洋自然保護區、領海基點所在島嶼等。
全省海域空間共劃定禁止開發區域19個,其中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8個領海基點島。
禁止開發區域功能定位是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海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集中分布的海域、具有特殊價值的海洋自然和歷史文化遺跡所在海域以及領海基點所在島嶼等,禁止進行任何形式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禁止占用、破壞自然岸線,受損自然岸線生態功能基本恢復,海岸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