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18日訊 生涯規劃怎么做?為適應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山東省教育廳日前印發的《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工作的意見》,今年高一新生將開設發展指導課程。除統一高考成績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及綜合素質評價,同樣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和參考。為此,自今年秋季高一生開始,全省將使用統一的評價管理系統,來管理綜合素質電子檔案。

  山東規定:今秋起高中配備生涯規劃導師 指導課程共計4學分

  2017年秋季學期,山東省作為第二批試點省份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周期。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強化了選擇性教育,實施選課走班教學,迫切需要對學生自我認知、課程選修、高校招生志愿選擇、生涯規劃等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

  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主要包括學生自我認知指導、學業選修指導、職業行業體驗和專業選擇指導。自我認知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特長、優點缺點等,正確看待個體差異,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準確定位自身角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業選修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了解高中課程設計、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要求,明確個人學習目標,科學安排課程修習計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挖掘學習潛能,提升學業水平。

  職業行業體驗主要是指導學生通過體驗職業行業,了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需求,了解不同職業的基本情況、發展過程、行業前景、工作任務和社會責任,了解自身職業傾向,形成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專業報考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了解高等院校專業的基本信息和就業情況,了解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正確處理個人興趣特長與社會需要的關系,科學合理的確定選考科目和專業志愿。

  學生發展指導共計4學分 重點在高一、二年級實施

  學校要按照《山東省普通高中2017級學生課程實施指導意見》有關要求,開齊開好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對學生發展進行系統的規劃指導。學生發展指導共計4學分,其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1學分,職業體驗活動3學分,重點在高一、二年級實施,每周安排1課時或統籌使用。

  邀請高校專家、教授定期為高中生作大學專業選擇輔導報告

  要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利用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各種形式,向學生及其家長宣傳新高考改革政策,提前做好規劃準備。深入推進與高校聯合育人工作,邀請高校專家、教授定期為高中學生作大學專業選擇輔導報告。

  為學生建立成長日志對學生發展進行診斷評估

  高中學校要依托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為每名學生建立成長日志,有條件的可借助科學診斷工具、測量量表,對學生發展進行診斷評估,了解學生職業發展傾向。要發揮好心理輔導室作用,做好學生個別咨詢,幫助學生解決生涯規劃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

  配備生涯規劃導師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配備、管理和培訓工作。要為每個學生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生涯規劃導師,并在高中時期內保持穩定,逐步建立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為主體,專職教師為骨干,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生涯規劃指導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聘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等機構的專業人士作為兼職導師進行專業指導。做好考核培訓。要將學生發展指導納入教師工作量,作為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獎懲等方面予以傾斜。要將學生發展指導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提升教師專業化能力和水平。

  濟南多所學校將生涯教育課納為必修課

  目前,山東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濟南外國語學校等學校已經將高中生涯教育課程納為必修課。對于這門課程,家長是如何看待的?老師和校長又如何解讀?

  調查中6選3科目八成學生偏向選理化

  據了解,新高考將采取“3+3”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全國統考科目,各科滿分分值為150分,不再區分文理科。納入高考錄取的等級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愛好,結合高校招生對等級考試科目組合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等級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經統計,共有20種組合。

  調查顯示,化學、物理、生物仍是學生青睞選擇的學科,分別達到80.43%、78.29%、64.77%的比例。小劉是一名高一新生,他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歡理科,在選課上方面會選擇自己擅長的理科學科。小張說自己未來想報考法律相關專業,因此傾向選擇政治、化學和地理這樣的文科組合。

  濟南外國語學校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葛浩告訴記者,經過學校調查得知,30%的學生有意向選擇商科專業,12%的學生有意向選擇外語專業,專業的選擇也和選課內容有所關聯。

  據省實驗中學教導處副主任、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于莉介紹,學校會在高一第一學期以每周一課時的方式進行生涯教育課授課,在高一下半學期開始,會讓學生進行模擬選課,并進行相關職業體驗的實踐,在學期末之前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高二之后正式根據學生所選科目分班授課。

  44.73%的家長不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

  在問到是否了解新高考政策時,44.73%的家長表示并不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家長劉女士說,知道高考要改革了,但是具體改革的內容并清楚。

  “新高考改革是第一年,并沒有什么參考依據,作為家長我們也很迷茫,希望生涯教育課能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的選課及大學專業作出指導。”王先生說。

  對此,山師附中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莊增臣表示,新高考形式下,家長需要轉變觀念,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之前很多家長是先選擇報考大學,然后再進行專業選擇。在新高考形式下,轉變成了先選擇專業后填報大學的形式,因此家長要具有專業意識和職業意識。”

  葛浩表示,學校每月都會編寫一本《家長快線》的電子雜志推送給家長,每本大概有上萬字的內容,幫助家長了解生涯教育的相關知識。

  此外,葛浩建議家長多和學校老師溝通、多借助社會資源了解相關情況,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好未來規劃圖表,建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引導孩子逐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職業體驗、研學旅行,不只局限于“上課”

  在調查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生涯教育課不應該上成簡單的說教課,希望增加實踐性強和互動性強的授課方式。

  對此,于莉表示,學校會不定期開設講座報告,內容包括自我喚醒、行業介紹、高校宣講、專業解讀、志愿填報等。主講人員主要有行業精英、高校名師、校友代表等,計劃兩周一次。

  另外,學校會利用假期組織學生進行職業專題研學旅行活動。行業體驗及研學旅行考核方式以研學報告形式進行考核,每生高一高二期間不少于三次體驗和旅行,報告合格者可獲3個學分。

  莊增臣說,目前山師附中同樣以校內授課和校外實踐兩種方式進行。校內主要通過小班課堂授課、專題講座以及團隊輔導的形式進行,校外則以職業體驗的方式開展。“學校會組織模擬職業體驗課程,也會為學生提供部分實際的職業體驗機會,之后會請學生以作報告的形式進行總結。”

  葛浩說,在濟南外國語學校的生涯教育課堂上,每節課都有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比如我們會在課上讓學生暢想2030年的一天,或者請學生給三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通過這種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

  此外,學校還成立了學生生涯社團,以職業體驗的方式進行為主,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

  (綜合齊魯網、齊魯晚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