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短短5個多月里,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以下簡稱沈陽自貿片區)新注冊企業9611戶,注冊資本814.25億元人民幣。其中,內資企業9538戶,注冊資本781.55億元人民幣;外資企業73戶,注冊資本4.79億美元,注冊數量居省內自貿片區首位。

  “每天都在談項目,每天都有項目簽約”,自4月10日掛牌以來,沈陽自貿片區充分發揮“四區疊加、三港聯動”和自貿試驗區“創新高地”的獨特優勢,著力推進105項改革措施,得到了市場主體的熱烈回應,企業登記注冊異常踴躍,制度創新形成的企業聚集效應已經顯現。沈陽自貿片區——一個拉動東北振興的創新高地正在崛起。

  用流程再造要效率

  從國外來沈陽成立公司的華裔商人孟先生表示,現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十分便利,和國際化服務接軌,很多外國商會關注東北振興發展,很看好沈陽的發展前景。

  沈陽自貿片區運行5個多月以來,在梳理的570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基礎上,確定115項行政審批改革事項,并形成“證照分離”改革方案,得到了市場主體的熱烈回應。

  沈陽自貿片區政務服務中心,這里至今依然是每天人流爆滿。“自沈陽片區掛牌以來,平均每天能辦理500多個審批事項。”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曲阿特說。還沒進入片區的企業躍躍欲試,已在片區內的企業則更是如魚得水。已經通過審批落戶的電商經理人姜春宜說:“對于外貿企業來說,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將進一步簡化個人電商出口收結匯手續,同時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允許跨境人民幣融資,降低企業融資匯兌成本等,這些貿易及金融利好是我們極為看重的。”

  用政策激發創業激情

  企業家對市場的嗅覺最為敏銳,對環境的變化也最為敏感。在沒有傳統“優惠政策”的情況下,仍吸引了大批企業和企業家來到自貿試驗區投資興業,他們看中的正是這片試驗田中萌發的“改革紅利”,而這也正是自貿試驗區的優勢所在、魅力所在。

  沈陽自貿片區掛牌運行以來,沈陽緊緊抓住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任務,圍繞體制機制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集中力量推進關鍵性、基礎性、標志性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編制完成《中國(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實施方案》和《中國(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三年滾動計劃》,共提出了8個方面53大項共230條具體試驗任務和措施。

  通過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總結出臺了首批105條政策清單,涵蓋了政府職能轉變、投資領域改革、貿易轉型升級、金融開放創新、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和加強對外開放合作等方面內容。目前,除了涉及國家、省事權以及適時推行的13項內容,其余均已落實。目前,第二批政策清單已經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論證,待履行審批手續后,將于近期發布。

  聚焦五大產業強勢起跑

  按照《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對沈陽自貿片區的功能定位,沈陽科學安排片區空間與產業發展布局,制定空間布局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全力打造裝備制造、金融商務、高新高端產業、會展商貿和物流商貿等5個產業集聚區和空港服務、保稅服務2個配套服務功能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先進制造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科技服務等六大產業。

  按照高端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方向,沈陽引進了一批投資大、牽動強的重大產業項目。截至目前,沈陽自貿片區已組織招商推介活動30余場;接待來自歐美、東南亞、中東、澳洲的25個國家和地區的81個海外團組和個人;分別與新加坡中國商會以及香港華僑華人總會等四家商會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策劃儲備項目126個,國富證券、遼寧版權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洽談和推進中。

  圍繞促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沈陽推進“一小鎮(先進制造業基金小鎮)、兩中心(東北融資租賃業中心、東北亞金融交易中心)、三基地(綜合金融總部基地、新興金融業態基地、現代金融資訊基地)”的金融島規劃及建設相關工作。目前,正在與社會資本洽談合作,探索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多方籌建的建設運營模式。

  圍繞打造以沈陽為核心的集陸港、海港、空港功能于一體的東北亞乃至歐亞國際物流中心,推進港口業務前移,與深圳招商局集團就沈陽港建設事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洽談與對接,雙方達成合作共識。目前正在編制沈陽港建設方案,籌建沈陽港建設、運營實體。

  創新試驗引領轉型升級

  根據實施方案提出的重點試驗方向,圍繞國資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服務及科技創新等領域確定了20項重大創新試驗任務,沈陽組建由市直部門、相關企業和專家組成的20個專項推進組,共同研究探討創新發展新路徑,協同省直部門向國家部委爭取先行先試,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舉措。

  沈陽還將陸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促進重點產業在片區集聚發展;嚴格按照功能定位引進項目,實施精準有效招商,確保每年至少引進一個投資50億元或者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加速推進沈陽綜保區新B區聯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智能化信息系統等配套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片區政務服務中心新大廳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

  另外,沈陽將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實行備案制。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證照分離”改革。配合推進“沈陽港”重組,增加口岸功能,打造復合自貿區功能、集公鐵海航于一體的內陸港區。

  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同等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優惠政策。加大裝備首臺(套)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有重大帶動和戰略引領作用的首臺(套)研發、應用、平臺建設等項目。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孫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