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一上午賣不了一袋小米,急得了不得,回去哭一回再出來,沒法啊。”70歲的李慎美一臉愁容,皺起的眉頭牽動臉上的皺紋。近10多天,從泰安老家趕到濟南的李慎美每天都會背起裝著成袋小米的舊背包賣小米,陪伴她的,只有脖子上掛著的自制告示牌“賣小米救孫女”。她的4歲孫女小新星不幸患有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正在等待骨髓移植手術(shù)……

25日,李慎美在經(jīng)五路與緯六路路口賣小米。 記者盧震 攝25日,李慎美在經(jīng)五路與緯六路路口賣小米。 記者盧震 攝

  “小孫女的病急得我光哭”

  “小孫女才4歲,3月底查出來的病,治了半年多,現(xiàn)在在千佛山醫(yī)院等著做手術(shù),費用還差四五萬。”25日下午,緯六路上的一個路口,說起小孫女的病情,李慎美眼眶忍不住發(fā)紅。“她從小是我看著長大的,來濟南看病之后就沒回過家,我在老家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再想起小孫女心里就不是個滋味。”

  10多天前,李慎美背著自家種的小米來到濟南。她知道兒子關(guān)了家里的豆腐皮作坊和兒媳一起在醫(yī)院照看小新星無力掙錢,她知道小新星正等著手術(shù)費還差四五萬,她還知道自己不懂得啥掙錢的辦法但種糧賣糧她干了一輩子。從家里帶來的小米賣光后她又批發(fā)了成袋的小米,每袋大概3斤以20元的價格出售。“不太好賣,那也得賣啊,能掙一點是一點。”

  遇到過懷疑,也收到過幫助

  李慎美也碰到過懷疑她騙錢的路人,但遇到好心人主動幫助的情況更多一些。“前幾天,當時都已經(jīng)晚上9點多了,一個姑娘路過知道小孫女4歲,得了重病等錢做手術(shù),而她的女兒跟小孫女同歲,給了我200塊錢買了3袋米。我特別感謝這些好心人。”

  25日下午,李慎美剛到街上就遇到一位女士,她手里提著好幾袋剛買的蔬菜,看過李慎美胸前的告示牌后主動留下了20元錢。“我不買小米,就是想幫幫她。”這位女士說。接過錢,李慎美連聲感謝,深深地彎下有些駝的后背,向好心人鞠了一躬。

  骨髓配型成功只等手術(shù)

  如今,小新星躺在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的病床上,臉上戴著口罩,長著一雙大眼睛。“現(xiàn)在每三四天輸一次血,孩子的病情還比較穩(wěn)定。”小新星的父親滕仕磊說。“3月底的時候,孩子身上長滿了紅色的出血點,開始以為是過敏,到了泰安的醫(yī)院里一查血常規(guī)才發(fā)現(xiàn)全系細胞都很低。”隨后,滕仕磊帶著女兒到濟南治療,從山東省立醫(yī)院又轉(zhuǎn)到了省千佛山醫(yī)院。“前期花費了大約20萬,我們自己有點錢,剩下都是借的。現(xiàn)在我和孩子已經(jīng)骨髓配型成功了,還差四五萬才夠手術(shù)費。我跟孩子媽媽天天在醫(yī)院照顧,基本沒什么收入,不然也不至于讓老人到街上賣小米。”

  “家里條件不好,房子都是分三四次才蓋起來的。沒想到小孫女會得這種病,花錢能治好,可是咱沒錢啊。”說著,李慎美抬起滿是皺紋的手抹掉眼角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