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豐臺區召開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推進工作部署會,對全區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進行通報。經確認,豐臺區摸排校外培訓機構總量1962所,列入整改問題機構711所。截至目前,豐臺區已完成整改機構445個,整改完成率70.8%。

  為推動規范校外培訓、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豐臺區對校外培訓機構、學校和學校教師分別作出要求,并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安排。

  校外培訓機構

  無辦學許可證不得舉辦學科類培訓

  在辦學資質方面,校外培訓機構承諾,嚴格做到證照齊全,經豐臺區教育部門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后,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后開展培訓;未經豐臺區教育部門批準,不以家教、咨詢、文化傳播等名義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業務;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機構,嚴格按照工商營業執照準許的經營范圍經營;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不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持有辦學許可證的機構,不擅自分立合并民辦學校;不擅自改變名稱、層次、類別和舉辦者;不偽造、變造、買賣、出租辦學許可證。

  在課程設置方面,校外培訓機構承諾,開展學科類培訓,堅決按照學科類培訓管理要求執行;開展素質教育類培訓,堅持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己任;開展學齡前早期教育,堅持以養成教育習慣及興趣培養為己任,培訓內容杜絕小學化傾向;開展成人類培訓,堅持以提升職業技能為己任。

  關于收費、招生等,嚴格執行國家關于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協調一致,不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實事求是地制訂招生簡章、制作招生廣告,向審批機關備案并向社會公示,自覺接受監督。

  此外,豐臺要求,通過在線形式開展的培訓活動做到與線下標準同步。

  學校及教師

  杜絕校內不講校外講的現象

  學校承諾,不讓任何學生因未參加校外培訓而掉隊。將嚴格落實市、區關于課后服務工作的要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興趣活動,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校內義務輔導;不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不組織、參與或引導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和校外文化課補習班;不推薦和組織學生參加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組織舉辦的等級考試和競賽;遵守招生工作相關政策,不單獨或聯合、委托培訓機構舉辦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培訓班,不以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等作為學生入學的依據;明確課堂教學管理和師德要求,杜絕課堂不講課下講、校內不講校外講的現象。

  教師代表承諾,不違反教學紀律,不敷衍教學,不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對每名學生認真負責,對學習有困難學生及時主動進行答疑輔導,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不組織、推薦、誘導、暗示或強制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不向校外培訓機構提供家長及學生的相關信息;不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

  對拒不整改的機構

  要吊銷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豐臺區教委主任張洋表示,按照國務院12月前完成第二階段整治任務要求,目前專項治理工作進入集中整改攻堅階段。接下來,一是按照排查情況,完成剩余治理任務;二是對已完成整改機構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機構徹底整改;三是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豐臺區副區長張婕在會上表示,要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堅決關停無證無照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堅決打擊“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違規行為;堅決對不積極整改、無證開展培訓、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展學科培訓及其他違規開展培訓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對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直至關停。

  下一步,豐臺區將建立校外培訓機構信用分級評定、動態管理機制,完善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黑名單制度,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動態監測機制,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

  據悉,接下來將有市級督查組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暗訪督查,如招生簡章、招生廣告是否向審批機關備案;是否存在發布虛假廣告、鼓勵應試教育等現象;是否存在違規收費;學科類培訓班命名是否按照年級和學科規范命名;培訓機構老師姓名、照片、任教班次、教師資格證是否進行公示;是否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現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