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衛斬獲一場勝利之后,12月10日,山東西王男籃揮師南下,前往浙江諸暨,客場挑戰浙江廣廈。
在聯賽很長一段歷史上,山東、廣廈除了常規賽例行交手,并無太多的恩怨糾葛。然而,2017-2018賽季季后賽半決賽,兩隊在經歷了七場蕩氣回腸的惡戰之后,梁子算就此結下。這個交織著絕殺與爭議的系列賽,最終以山東男籃出局告終,悲劇的結尾,至今令山東球員、山東球迷無法釋懷。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舊時恩怨,又該續寫怎樣的新篇?

昔日對手
今朝大不相同
從上賽季季后賽半決賽交手,到如今再度相逢,山東、廣廈再戰CBA,間隔還不到一年。但就是這短短不到一載的時間,兩隊走過的軌跡卻判若云泥。
對山東男籃而言,這段時間,球隊幾乎經歷了一次“休克”療法:俱樂部完成股權轉讓,主贊助商易主;賽季開始前一個多月,球隊炒掉了前任主帥凱撒,吳慶龍走馬上任;本土核心丁彥雨航遠走美國,開始逐夢之旅;小外援,也由勞森換成了古德洛克。
這番折騰,對一支職業俱樂部而言,意味著傷筋動骨,整個俱樂部的運營思路、建隊思路,完全推倒重建。從這個意義上而言,17輪聯賽過后,吳慶龍帶隊能夠保住前八,已經實屬不易。
如果山東是一本反面教材,廣廈就是山東學習的教科書。
本賽季,浙江廣廈全盤維持了上賽季的陣容,即便大外援博洛西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主帥李春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事實上,如果從李春江2013年接手球隊來考量,廣廈男籃如今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更是俱樂部長遠布局的結果,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兩個昔日對手的不同境遇令人唏噓,也警示著山東男籃、山東籃球人,職業籃球離不開投資,離不開引援,但也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對一支球隊長久、精細的打磨,而不是朝令夕改,變來變去。
虎穴難闖
可否全身而退
聯賽17輪戰罷,浙江廣廈在少賽一場(客場同吉林的比賽,因為天氣原因延期)的情況下,牢牢占據了聯賽第二把交椅。
16場比賽,廣廈客場保持了全勝,僅僅在主場輸掉了兩場,輸給的也是實力不俗的北京和新疆。這兩場比賽,廣廈總共輸了7分,換句話說,想在廣廈的主場全身而退相當困難,即便能夠贏得比賽,也得扒一層皮。
本賽季,浙江廣廈場均失分為96.81分,是聯賽防守第二好的球隊,廣廈與北京也是本賽季CBA聯賽兩支僅有的場均失分未過百的球隊,其防守硬度可見一斑。
從廣廈贏球以及北京、新疆虎口拔牙的經驗來看,同廣廈對攻無疑自尋死路,反倒是比拼防守、比對手更強硬,才更有勝算。無疑,山東隊必須得做好啃硬骨頭,甚至玩命的準備。
本土球員
能否擔當重任
隨著李春江對廣廈的不斷改造,外援在這支球隊的戲分,相比上賽季已經有了一定的下降。本土球員對球隊的貢獻,越來越明顯。
數據顯示,福特森、博洛西斯的總得分相比上賽季有所縮水,廣廈本土得分點越來越多。除了場均19.6分的胡金秋,李京龍、趙巖昊、孫銘徽、蘇若禹、劉錚都有場均接近10分的表現,這還不算時不時會殺出來的老將林志杰。
打球的人多,得分點平均,讓廣廈防守起來令人頭疼。
相比而言,山東隊除了雙外援,只有張慶鵬、吳楠和陶漢林三個本土得分點相對穩定,遠不及廣廈那么多。在莫泰、古德洛克遭遇嚴防死守的時候,本土球員能否有更多擔當,給予外援更多支持,直接關系到比賽的勝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