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的“全國百強縣”日子咋樣?有的縣房地產或面臨高風險

  本文圖片 微信公號“山東財經報道”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簡稱《報告》)。

  從報告中看,2018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分布于17省(市),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達65席。

  其中,江蘇百強縣(市)占25席,與上年持平,浙江和山東百強縣(市)分別占21席和19席,浙江與上年持平,山東則減少2席(即墨、高密)。

  不過《報告》指出,房價超萬元縣數量迅速增加,而部分縣無節制供地推盤面臨高庫存風險。

  1

  萊州、鄒平綜合競爭力下降

  從總體來看,除即墨、高密“遺憾離場”外,其他19個縣(市)大體呈現排名下降趨勢。

  其中,龍口、青州維持不變,分別排名第10、第77位。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即墨的離開,龍口雖然排名未比去年有所提高,但成為扛起山東各縣(市)綜合競爭力大旗的“龍頭”。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看到,2018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市)包括: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義烏市、長沙縣、慈溪市、宜興市和龍口市。競爭力十強縣(市)中,有8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龍口的出現頗為亮眼。

  山東有不少縣(市)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比如:榮成、滕州、新泰、鄒城。

  山東有不少縣(市)綜合競爭能力排位都出現了小幅下降,比如:膠州位列12位、諸城位列49位、桓臺位列70位、肥城位列76位、萊西位列79位、乳山位列92位,這些縣(市)均比去年名次有小幅下降。

  其中,萊州從去年的34位“跌落”到今年的73位;鄒平下降幅度也較大,去年位列70位,今年下降至95位;與此同時,平度從去年的49位,降為今年的71位。

  事實上,有數據顯示,2017年萊州全年增速僅0.5%,列全省倒數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下降幅度較大的鄒平,今年剛剛完成了一件大事——撤縣設市。早在2014年1月鄒平縣就申請撤縣設市,4月山東省政府把鄒平作為全省唯一一個縣向國務院申報。山東財經報道記者看到,鄒平市剛剛入圍了2018全國工業百強縣,在2017年實現GDP900億元,中國第一條以地方為主投資建設的高速鐵路濟青高鐵,也在鄒平設站。據悉,濟青高鐵將于2018年12月底開通運營。

  2

  “消失”的即墨

  與2018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相比,即墨直接從去年的第7位、山東省第1位“消失”在今年的百強名單中。這個結果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查閱多方數據看到,即墨在GDP排名中幾乎都名列前茅。

  不久前,2018年前三季度山東137個縣(市、區)GDP排名中,前三季度前五名是青島黃島區、濟南歷下區、青島即墨區、淄博張店區、榮成市。在前三季度GDP增速上,即墨也排在前面,增速8.53%,排名16位。在人均GDP排名中,即墨以8.86萬元排在第24位。

  而2017年下半年,即墨撤市設區獲批,成為青島市的一個區,這或許即墨未出現在今年榜單中的原因之一。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從《報告》中看到,報告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標準,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 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也就是說,除了地區生產總值外,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縣(市)綜合競爭力也十分關鍵。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發現,中國百強縣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全國縣域經濟中占比頗高。

  《報告》新公布的2017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報告》新公布的2017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

  《報告》顯示,中國百強縣數量占全國縣域經濟單位總數的5.57%,其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占全國縣域經濟的26.60%,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全國縣域經濟的33.17%,即中國百強縣數量不足中國縣(市)總數的十八分之一,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卻分別占全國縣(市)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3

  山東縣(市)投資潛力略低

  房價超萬元縣數量迅速增加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看到,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散布于19省,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目最多,達到27席;其次是安徽、江蘇、河南、四川、福建、湖南、貴州和云南,分別占15席、13席、6席、5席、4席、4席、4席、4席。

  山東、河北和廣東各占3席,江西和湖北各占2席,吉林、廣西、陜西、寧夏和新疆各占1席;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重慶和青海都無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

  相比起來,山東只有3個縣(市)進入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相對53個樣本縣(市)比例明顯偏低。

  此外,《報告》提到,部分縣無節制供地推盤面臨高庫存風險。而縣域經濟的脆弱性決定了更容易受房地產市場波動的影響。

  事實上,2017年縣(市)房價上漲較快很大一部分是受到貨幣化棚改政策下沉、鄉村投資開發熱潮等因素的影響,部分縣域城鎮房地產市場庫存迅速下降,因此,房價超萬元縣數量迅速增加。長期看,縣(市)處于城市化末端,房地產市場發展空間較小,隨著開發量的再度增長及銷量的進一步回落,庫存或將重新回升。

  另外,《報告》提出,約有15%左右的縣(市)債務水平都超過了警戒線,如果考慮到無法完整統計的隱形債務以及樣本選擇可能存在的偏差,這一比重會更高。需重點壓縮專項債務的規模,特別是明確和控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源。

  來源:微信公號“山東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