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醫院看病,本是為了解決病痛,可市民孫女士卻是舊病未除,又添新傷。
意外發生在4月25日。孫女士到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結果病還沒看上,卻因為意外摔倒在醫院大廳,右股骨干(大腿骨)直接斷成兩截!
孫女士說,她當時正扶著醫院走廊的扶手,沒想到扶手突然脫落,導致她失去平衡既而摔倒骨折,而院方卻不認同這個說法。
雙方意見僵持不下,受苦的依然是孫女士——兩個多月過去了,孫女士至今還躺在醫院骨科病房里,骨折的腿還斷著,手術日期遲遲沒有著落。
每天承受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煎熬,孫女士不清楚:這樣的日子,還要再熬多久?
舊病未除又添新傷
患癌老人“扶”出橫禍
6月28日,記者來到位于經十路24297號的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在該院外科綜合樓9樓骨外科病房見到了孫女士。此時,距離孫女士骨折,已經過去了兩月有余。
看到記者的到來,病床上虛弱的孫女士頓時激動起來。她掀開蓋在大腿上的白床單,眼前的一幕觸目驚心:她的右腿大腿部位,赫然隆起一個高高的包!
X光片顯示,孫女士的右大腿直接斷成了兩截。病歷診斷也清楚地寫著:右股骨干骨折。
一旁的女護工告訴記者,由于骨折,這兩個月來孫女士就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動彈,更不敢翻身。由于沒有及時手術,且長期不能下床活動,再加上身體虛弱,孫女士斷腿的肌肉已經開始萎縮。
稍微平頓了一下心情,孫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兩個多月前的事發經過。
她今年62歲,是一名退休工人。去年8月,她在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被診斷為惡性乳腺腫瘤。再三考慮過后,孫女士一家決定采取保守療法,放棄手術。
今年4月,孫女士感覺有些腿疼,于是當月25日,她在老伴陪同下到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檢查,沒想到卻發生了意外:“進到外科綜合樓一樓大廳時,我沒讓老伴攙扶,而是自己扶著墻邊的扶手慢慢前行……”結果,在經過兒科門診附近的最后一段扶手時,扶手的一端突然毫無征兆地從墻上脫落。孫女士回憶當時的場景說,她的身體當即失去平衡,連同扶手一起下墜。幾乎同時,一陣劇痛從右大腿處傳來。據接診的大夫講,若不是身旁老伴及時攙扶,骨折斷裂后鋒利的骨茬極有可能瞬間刺穿大腿血管,引發更嚴重的傷害。
很快,經過各項檢查,孫女士被診斷為右股骨干骨折,被收治在醫院骨外科病房,等待進一步治療。
接骨手術一直拖著
自己墊付醫療費
在孫女士看來,自己骨折的責任應該很明確:她是在醫院看病期間、扶手脫落直接導致摔折腿的。
但似乎院方并不認可。孫女士介紹,醫院方面起初說自己是骨折在先,扶手脫落在后。“我讓他們調出事發時的視頻監控,他們到現在也沒有拿出來。”孫女士對院方的態度很生氣。
“后來,院方又說,我這個情況屬于病理性骨折,和自身病情有關。”對此,孫女士認為,即便和自身疾病有一定關系,但最起碼人是在醫院摔傷的,是直接外力的作用導致骨折,院方至少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吧。
孫女士一家多次向醫院討要說法,醫院方面都是信訪辦工作人員以及一位律師出面。“他們一會兒說責任無法認定,一會兒說扶手的施工單位聯系不上,說責任應該由施工單位承擔。”而且,院方還表示,由于她的病情特殊,醫院無法為她實施接骨手術。
無奈,孫女士和家人商定,一旦確定事故責任和賠償方案后,再聯系其他醫院治療傷腿。
“我是在你們醫院出的事,如果這個施工單位聯系不上,那就一直拖著不治?”孫女士反問,“這么長時間施工單位都聯系不上,是真的聯系不上,還是雙方在互相推卸責任?”
采訪中,孫女士也坦承,事發后,親屬在與醫院溝通時曾提出過100萬的賠償要求,后來降到了50萬,再后來,眼看院方一直在拖延,為了盡快解決問題,盡早進行手術接上斷腿,她將賠償金額降到12萬元。但即便這樣,依然等不到院方的明確說法。
就這樣一直耗了兩個多月。孫女士住院期間的所有費用都由個人墊付,迄今為止,包括護理費等,她已經花費了4萬元左右。
孫女士說,這期間,他們多數次主動聯系院方,得到的都是“正在協調”、“再等等”的“空頭支票”,“不說解決,也不說不解決。”
院方說法
兜了一圈就是給不出個說法
為了核實孫女士的說法,同時進一步了解事情處理進展,生活日報記者隨后聯系院方,不料在各部門、科室之間兜了一圈,也沒啥結果。
首先,在該院骨科醫生辦公室,記者見到了孫女士的主管醫生信大夫。這位醫生在得知記者身份后,不等記者說完,就推說找“院辦”,他本人概不回應。
在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院辦,一位女姓工作人員在查看記者證件后,又撥通了該院新聞辦的電話。電話里,該院新聞辦一女性負責人在簡單核實事情經過后,又讓記者直接聯系相關醫生。
但隨后,院辦這位工作人員聯系骨科后告知記者“醫生現在很忙”,拒絕了進一步采訪的要求。臨走時,這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方已經在走法律程序了,不過具體情況她也不是很了解。
然而,當記者再次向孫女士核實時,孫女士卻矢口否認,表示他們只是向有關部門投訴過。
“每天只打一個吊針,止疼的,一個皮下針,說是抗血凝的,剛開始還疼得厲害,到后來腿就木了,失去了痛感。”孫女士一臉失望的苦笑。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護工說,這兩個月來,常常看到孫女士撫著腫得老高的斷腿哀嘆,多次以淚洗面。“相比那個病,這件事更是刺疼了她,消減了她原本堅強戰勝病魔的信心……”
而截至發稿時,記者也未收到院方關于此事的任何回復。
記者調查
肇事的扶手正式“上崗”尚不足半月
記者從孫女士提供的照片看到,事發時,“肇事”的扶手一端已經完全掉落下來,墻上露出釘楔的痕跡。
6月28日,生活日報記者現場采訪時,發現事發地的扶手已經被修復。孫女士稱,事發后不久,醫院即派人將扶手重新修復歸位。至于前來維修的人是什么身份,她并不知情。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扶手脫落的呢?目前并不清楚。不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一個細節:事發時這座嶄新的外科綜合樓連同“肇事”的扶手,正式上崗還不足半個月:據醫院工作人員透露,這座外科綜合大樓是4月12日才正式投入使用的。
而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官網上的相關報道也證實了上述說法。醫院官網刊載的一則信息里這樣寫道:“市五院召開綜合樓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會……4月10日下午,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召開綜合樓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會上指出:搬遷后,各科室要進行一次全科大巡查,落實責任區域,查找安全隱患。”
也就是說,從外科病房樓4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到4月25日扶手“肇事”,這個“惹下禍端”的扶手僅僅上崗不足半個月。
(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