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的一大雨,給市民送來清涼的同時也添了堵。歷城區工業北路275號居民劉先生和楊先生先后反映,小區院內積水嚴重存在已久,行人車輛進出十分困難。

  “去年淹了有三四次吧,只要雨一大,這個地方就積水。”楊先生說,他去年就向有關部門說過這個問題,當時是有工作人員將小清河的閘門拉開之后,小區的水就下去了。王先生懷疑,這次可能也是同樣的情況。

  下午三點,記者來到歷城區工業北路275號。雖然此時天已放晴,但該居民樓的一整條道路里仍充滿積水。其中積水最深處已到達膝蓋。有些積水甚至已經蔓延到單元的樓道里,這時有許多居民正在拿著盆子、水桶將積水一趟趟舀走。

  據附近居民介紹,小區內的下水管道經常堵塞,今天下了一場大雨,管道無法排水,就出現了倒灌現象。“原先下雨,下多大都沒淹過,現在下小雨,下一次,堵一回。”孫先生說,今年每次下雨,院內都會形成積水。

  現6日上午的一大雨,給市民送來清涼的同時也添了堵。歷城區工業北路275號居民劉先生和楊先生先后反映,小區院內積水嚴重存在已久,行人車輛進出十分困難。

  “去年淹了有三四次吧,只要雨一大,這個地方就積水。”楊先生說。

  下午三點,記者來到歷城區工業北路275號。雖然此時天已放晴,但該居民樓的一整條道路里仍充滿積水。其中積水最深處已到達膝蓋。有些積水甚至已經蔓延到單元的樓道里,這時有許多居民正在拿著盆子、水桶將積水一趟趟舀走。

  據附近居民介紹,小區內的下水管道經常堵塞,今天下了一場大雨,管道無法排水,就出現了倒灌現象。“原先下雨,下多大都沒淹過,現在下小雨,下一次,堵一回。”孫先生說,今年每次下雨,院內都會形成積水。現在記者看到的情況已經好多了,水下去了不少,今天早上的時候都已經能沒過膝蓋了。

  路上不少居民經過時,都將褲腳挽到了膝蓋上方,淌著水往前走。記者剛進去的時候走了十幾步就沒法走了,一條路上全是水,根本無法下腳。最后只能惦著腳,從小區儲藏室前不足半米的小斜坡上艱難前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趙卓琪 實習生郭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