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粉“老馬視圖8612”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料,自己從超市買了一袋優惠價的冰凍帶魚段,回家化開后卻發現帶魚段被“淹沒”在冰水中,魚和水的體積一樣多。這讓他困惑無比,這是買的魚還是買的水?為此記者探訪了相關超市和菜市場、水產批發市場。
冰凍帶魚段化了冰
縮小一半也不好看了
“這是經常的,超市里帶魚段都是這樣的。”壹粉“老馬視圖8612”告訴記者,9日中午,自己從超市買了散裝的帶魚,“看著包裝很好,帶魚個頭也大,比平時買的價格還要便宜不少,就趕緊買了點。”買回家之后他就將帶魚全部放到盆子里化凍,誰知道這一化凍不要緊,出來的水讓這位壹粉傻了眼,“以前也會出現化了凍水很多的情況,但是像這次這么多的情況頭一次見,把魚鋪到大盆里基本全部淹沒了。”
壹粉“老馬視圖8612”告訴記者,看到水這么多,他就把魚和水分別放到兩個盆子里對比,“體積差不多,甚至水比魚還多。”他說,不僅如此,魚的個頭也比在超市里看到的小多了,“幾乎縮小了一半,當時看著還不錯,化開了就不行了。”壹粉說,其實這樣的情況十分常見,“往魚身上噴水再凍住,凍結實了再噴一層再凍住,冰是透明的,魚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好看了。”
不僅如此,壹粉說,超市里的蝦仁情況甚至更明顯。“蝦仁像這樣單凍的,化了之后情況更嚴重。”壹粉說,“這樣的生鮮,單凍起來是為了好看和便于儲存,可是大量的噴水就很嚴重了,特別是促銷的和減價的,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個情況就有點弄虛作假了。”

壹粉“老馬視圖8612”買的冰帶魚解凍后魚水幾乎各占一半。 壹粉供圖
不帶冰的
比冰凍的貴兩倍多
在濟南市歷下區的一所大型連鎖超市內,生鮮區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新鮮魚蝦,在冷柜里正在售賣凍好的帶魚段。每個帶魚段長約10厘米,外面覆蓋著一層冰殼,用手敲擊明顯感受到冰塊的硬度和厚度,魚段拿到手里還有一定的分量。售價顯示為每斤8.9元。
而在隔壁的冰柜里,還有各式各樣的蝦仁、蛤蜊肉等單凍的生鮮產品。無論何種蝦仁,都是論個單凍,每個蝦仁都有一層冰殼,用盛放的漏勺接觸的時候,還有清脆的冰塊聲。無論蝦仁還是其他產品,看起來個頭都很大,晶瑩剔透,十分誘人。除此之外,還有鱈魚塊和其他小型魚類也是單凍,按斤售賣。
“平時也經常買這些帶魚段,外面有一層冰很常見。”一位正在選購帶魚段的市民說,“買回去之后一化凍,魚肯定會小一圈。”他說,超市里還有論條賣的帶魚,直接放在冰塊上的,那種外面沒有冰塊,但是價格要比帶魚段貴。記者注意到,超市確實有直接放置在冰塊上賣的未包冰帶魚,但售價為每斤27.3元,價格高出兩倍還多。
“外面的這層冰,一方面是為了保鮮,另外也是在顧客選購觸碰的時候,對這些生鮮有一定的保護,要不然容易有細菌。”生鮮售賣區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不包外面這層冰,這些扇貝肉、蛤蜊肉等等就容易風干了。包冰化了之后肉還是新鮮的。
記者來到濟南市歷下區某菜市場,這里的帶魚沒有冰凍。詢問是否有超市里賣的冰凍帶魚的時候,攤主表示,菜市場都不賣冰凍的。“加了冰的都加了重量,從我這兒買我給你切塊就行了。”
批發市場“氣凍”帶魚
含水少而且凈重多
超市里的帶魚買來縮了水,是否從批發商那里就出了問題?記者又來到濟南市工業北路的一處海鮮批發市場,這里的帶魚都是成箱售賣,沒有超市里的散裝魚,而且多以整只帶魚為主,帶魚段十分少見。
以批發市場里最常見的一箱八斤重的帶魚為例,根據品相的好壞與寬度長短,價格大多在80元到120元之間不等,產地以東海帶魚、舟山帶魚居多,也有其他產地及進口魚等。
記者詢問了五六位售賣帶魚的批發商,他們都稱,自己售賣的帶魚是不加冰的,或是有很少冰。其中一位批發商給記者從冰柜里拿出一箱打開,里面有10條凝固在一起的帶魚,從外觀上看魚身的確沒有覆蓋冰,只在帶魚頭部有些碎冰。
沒用冰也能凍住?批發商稱,他們的帶魚采用的都是氣凍而非冰凍方式,所以會比用冰含有的水分少。“能夠保持鮮味,也比冰凍的凈重多一些。”
也有批發商坦言,自己賣的帶魚里是有些冰的,“冰不多,八斤的魚化開后魚本身有七斤多點。”為何批發市場里帶魚段比較少?他稱,帶魚段大多是將已不太新鮮的魚切開后售賣,而且要裹上一層冰方便保存,所以化開后魚本身的重量會縮水,這種帶魚段在超市或零售市場上比較常見。
相關鏈接
若標明凈含量但不夠可找商家維權
冰凍海鮮要加多少冰才合適,有沒有相應法規來規范?為此,記者聯系了濟南市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冰的重量標準要求應該還沒有。”他表示,本身超市賣的生鮮產品就是帶著冰的,也是明碼標價的,應該是符合要求了,而且這個標價是帶著冰一塊兒稱,沒有什么疑義。
他表示,這些生鮮一般以箱或個來售賣,零賣的時候顯示的是重量,而非凈含量。“商家如果標明了凈含量卻不夠的話,可以直接找商家為自己維權。”他表示。
凍熟對蝦包冰量不超20%
據了解,根據中國相關的計量技術規范,預包裝冷凍水產品包裝袋上的“凈含量”,應該是解凍除冰后的商品實際重量。因此,包裹在水產品上的冰衣,不應該計入產品“凈含量”。
2013年年初,農業部頒布了凍熟對蝦行業標準(SC/T3120-2012),標準規定凍熟對蝦包冰量≤20%,自2013年3月1日起實施。但該標準只是一個行業生產標準,包冰量不超過20%的要求也并不是一個強制標準。
同年10月29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發出“凍熟對蝦限冰令”,揭露過度包冰的潛規則,要求企業按照農業部頒布的標準,限制凍蝦包冰量。消費者發現買的凍蝦產品包冰量最高超過20%,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
據相關人士介紹,此標準只是針對凍熟對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