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山東省水利廳再次參與《問政山東》欄目接受問政,臺風已經連續兩年對山東省部分地區造成危害,以小清河為樣本,小清河泄洪能力支大于干,甚至還有泄洪道至今未打通,我省的水利設施和水利工程還有不少欠賬。

  記者了解到,位于淄博桓臺縣馬橋鎮的勝利河入清閘附近區域海拔只有十幾米,卻匯集了整個淄博市絕大部分的來水,勝利河杏花河西豬龍河三條支流都從這一區域匯入小清河,從8月11日起連續幾天三條支流和小清河干流都處于水量爆滿狀態,這導致支流和干流形成頂托現象,泄洪受限,三條支流以及上流河流孝婦河多處潰堤。

  8月13日左右,淄博孝婦河袁家村段這個流域就出現兩處缺口,8月13號,山東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出指令,決定在勝利河入清閘對面坡地開挖一條長千米的分洪才加快了小清河的泄洪速度。

  曾參與臨時分洪道設計的水利高級工程師王立志向記者表示,小清河干流泄洪能力弱是個硬傷,支流泄洪能力遠遠大于干流。

  小清河是魯中地區的重要河流,自西向東流經濟南濱州淄博等五個市的12個縣市區,匯集20個縣市區的來水流域面積為10433平方千米,而小清河擁有的48條一級支流全部位于干流南側,其中孝婦河在當時的流量高達668立方米每秒,遠超小清河干流500立方米每秒的上限,這種泄洪能力支大于干的異常現象是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小清河支流本身也存在問題。

  記者還了解到,山東省從1966年開始規劃小清河分洪道,干流全長83.39公里,截至2019年63%的分洪道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但分洪道入口至205國道的31公里仍然沒有打通,這里是小清河的一條分洪道,位于小清河干流的左岸,但是在這條分洪道內兩側全都長滿莊稼。

  對于上述問題,山東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表示,這些問題比較嚴重,小清河支流大約有48條,南高北低匯水非常快,而小清河地勢比較平坦,泄洪能力相對較差,“治理是按20年一遇標準搞的,2012年也已經把小清河納入治理規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如資金,土地等到現在沒有實施。”

  他還表示,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區域條塊分割治理有一定的關系,河道規劃是有統一標準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特別是跨區域跨市跨縣的河流治理沒有完全達到協同治理,所以造成了這種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要切實提升整治工程質量,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領導,統一監理,統一驗收,力爭明年汛期前全完工。”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劉云鶴 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