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行以來,濟寧高新區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的落實情況體現在執法活動的方方面面,保證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為高新區營造親民便民氛圍,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強保障。

  踐行告知承諾

  群眾不再“折返跑”

  “來高新區創業,是因為聽說這邊營商環境比較好,配套制度完善。現在這里又落實了公司住所地告知承諾,真的給我們這些創業者帶來了很大便利。”日前,在濟寧高新區為民服務中心窗口,辦理公司住所登記手續的王女士如是說。

  濟寧高新區積極踐行告知承諾,是落實行政許可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重要舉措。原來辦理公司住所登記,需要提供房產證和租賃合同。因房產證和租賃合同經常涉及產權歸屬、使用功能合法等用途不統一的問題,使得群眾不能夠一次性辦理,往往需要“折返跑”,給群眾辦理業務帶來很多麻煩,既耽誤了群眾辦理業務的時間,又降低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

  另外,由于住所登記手續的門檻過高,一些辦事群眾望而生畏。推行公司住所告知承諾制后,降低了設立公司的門檻,群眾只要遞交住房承諾書,就可以辦理公司住所地登記,讓來高新區創業的群眾滿心歡喜。

  執法信息公示

  群眾收惠民“大禮”

  走進濟寧高新區為民服務中心,在顯眼位置就能看到兩塊行政執法公示專欄。一塊展示執法人員的信息,另一塊則展示高新區證明事項保留及取消清單。不經群眾詢問,該中心業務引導員、志愿者會積極引導群眾辦理相應的業務。

  針對需公示的審批事項,如辦理流程圖、服務指南、 “一次辦好”清單等內容,需要明確的審批事項的名稱、受理機構、審批機構、受理條件、辦理時限等內容,為民服務中心都開通了多種渠道進行公示。市民既可以在大廳查詢機查到,也能在電子顯示屏上看到,同時在微信公眾號、“山東政務服務網”、濟寧高新區官方網站也能及時檢索到執法信息。

  為確保規范文明執法,高新區為民服務中心要求執法人員在執法活動中著統一工裝、佩戴工牌,主動出示執法證件,使用制作統一行政執法文書,實行一次性告知。同時將咨詢和投訴電話公示在大廳多處,并印制紙質版服務指南、申請材料示范文本等放置窗口公示,供企業市民閱覽。

  讓信息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市民辦理完業務,執法人員都會告知執法信息公示情況,市民在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就可以知道辦理結果。

  通過落實行政執法各項制度,高新區共取消證明事項30余項,辦理公司住所告知承諾審批事項8800余項,公示行政許可事項5300余項,為轄區群眾呈上一份了實實在在的惠民“大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博文 通訊員 張昕 張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