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濟南市城管局聯合主辦的第二期“圓桌對話”上,市民代表、相關職能部門、十九大代表等聚焦灑水降塵問題,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共商解決辦法。  

  入冬以后,灑水車擾民問題投訴增加,城管部門在積極改進。

  市民疑惑

  灑水后路面變滑

  騎車急剎容易摔倒

  “我平時習慣騎自行車出門,經常能看到灑水車不間斷地作業,尤其是早高峰,地面總是濕的。”市民代表呂先生說,14日早上5點,他特地早早騎車出門,觀察市區內的灑水情況,“當我騎車到八一立交橋附近的時候,發現這里剛剛才灑過水,路面變得很滑,尤其是路面上還有泥沙,就更滑了。”

  面對這一情況,呂先生表達了他的擔憂,“早高峰期間車流量大,尤其是騎車出行的人很多,路面遇水后變滑,騎車的人稍不注意很容易在剎車時摔跤。”他說,自己就曾在騎車時因路滑險些摔跤。“灑水可以,但是時間上是不是可以再提前一些,減少市民出行的安全隱患?”除了困擾外,呂先生還提出了自己的兩點疑問,“灑水車用的水是自來水嗎?會不會造成浪費?”“冬天還要灑水嗎?”

  隨后,市民代表李女士也說出了她的困擾,“我發現灑水車并不是僅僅只針對機動車道,現在非機動車道上也在灑水。”李女士說,“灑水車經過,一些騎車、步行的市民直接就會被濺一身,能不能不在非機動車道上灑水?”同時,她也說出了大多數市民心中的疑惑,“前幾天晚上下了一場雨,第二天地還沒干灑水車就上路灑水了,雨天灑水又是為何?”

  城管面復

  預報氣溫低于5℃

  將停止灑水沖刷作業

  “在實際工作中,灑水車每天的高壓沖刷作業一般是在凌晨4點半前完成,6點半前還要完成一次高壓吸掃作業。”濟南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調研員劉滿堂介紹說,進入秋冬季后,氣溫逐漸降低,路面灑水后蒸發變慢,導致早高峰時路面可能還不夠干燥。針對市民提出的早高峰路滑的問題,劉滿堂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指導各區根據氣溫情況適當調整灑水時間,將作業時間提前,保證早高峰時地面盡量干燥,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目前,我們道路保潔的用水來源主要分為兩塊,一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合格的中水,占絕大多數;二是少量的坑道水,所以說城市道路灑水并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劉滿堂說,寒冬將至,城管每年都會與市氣象局進行對接,根據氣溫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作業方式。“當預報氣溫低于5℃時,我們就將停止灑水沖刷作業,避免因道路灑水出現的路面結冰現象。”

  據劉滿堂介紹,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對市民出行的影響,現已對灑水車噴水位置已進行改造,將原來的前噴改為現在的后灑,噴水嘴高度也由原來的離地50厘米下降到30厘米。之后在確保灑水量和全覆蓋的基礎上,會適當調整灑水壓力,最大程度降低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面對市民質疑最多的下雨天灑水問題,市中區環衛管護中心副主任李濤也作出了解答,“下雨天噴水,其實是按照情況來定的。一般只有在雨量較小、地面微濕的情況下才會灑水。”李濤說,下雨可以讓路面縫隙當中積攢的一些固化泥土有所松動,之后再經過灑水車的沖刷,比平時只依靠灑水車效果要好很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非機動車道灑水,我們其實是以洗代掃的方式,這樣對非機動車道也能有一個很好的降塵效果。”李濤表示,下一步會加設隔離帶,降低對行人的影響,也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

  市民點贊

  “有啥灑水車疑問

  我也可以解答了“

  “我很滿意,也弄明白了下雨還灑水的意義。”在對話的最后,市民代表對于市城管局的回復也豎起了大拇指。“對于市民來說,我們也覺得灑水車的工作對于空氣和環境來說非常好。”李女士說,“城管局承諾下一步會研究工作流程,再進行細化,對市民減小困擾。能解決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的心愿。”

  市民代表呂先生對于城管局的解釋也點了贊,“城管局對我們提出的問題給了明確的答復,以后有什么關于灑水車的疑難問題,我也可以給周邊的人進行解釋了!”呂先生說,“今后我也會更加關注咱們濟南的環衛和各方面工作,為大美濟南做好我自己的貢獻!”

  調整灑水壓力和時間盡可能減少對市民影響

  應對灑水擾民,市城管局將進一步調整作業規范

  “借助圓桌對話這個機會,讓我們面對面坐下來,市民直接指出我們工作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如何改進,下一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是個非常好的形式。”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許強在講話中表示。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許強提出了兩個“整改”。“態度要整改,工作要整改。”許強說,“市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就是考量我們工作的一個標準。”對于接下來的灑水工作,許強提出了幾點措施。

  “一是調整灑水時間。根據季節、氣溫變化情況,科學調整灑水時間,特別是每天的早晚高峰前的一遍灑水作業。”許強說,通過合理調整,確保高峰期道路特別是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不積水、不濕滑。

  二是調整灑水壓力。根據不同道路的寬度和快車道、輔道、人行道布局特點,確定不同的灑水壓力,使灑水作業更加精細化、更具人性化。

  三是調整灑水高度。前期為了減少灑水擾民,已經指導各區城管局普遍降低了白天灑水噴嘴高度,收到了明顯成效。“我們將繼續在車輛改裝改進上下功夫,在確保灑水效果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灑水噴嘴高度,最大程度減少對市民群眾的影響。”許強表示。

  四是調整作業規范。重新完善、核定、明確作業標準,實現高質量道路保潔;重新細化、完善、修訂作業流程,實現精細化道路保潔;重新完善、規范監管考核,實現規范化道路保潔。“切實把好事辦好,把我們的城市裝扮得干干凈凈。”許強表示。

  十九大代表張剛:

  讓圓桌對話成為城市治理的典型

  “今天能一起坐下來協商、解決這個問題,本身就非常好。我覺得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能把灑水這個好事辦得更好。”會上,十九大代表張剛表示,“除了形式之外,通過圓桌對話,也確實解決了問題。”張剛說。

  “可能以前很多市民有什么問題會撥打12345,但是打完了之后,收到回復還得進一步溝通解決。現在坐下來談這件事情,這是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也體現了城管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張剛說,通過圓桌對話的形式,突出了人民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確實能重民意、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這種形式可以堅持下去。“希望城管局能繼續發揚‘以人民為中心’,讓‘圓桌對話’成為濟南市城市治理的典型和經驗。”張剛表示。

  “以后的圓桌對話,可以邀請其他相關的管理部門、專家和更多的市民一起來聽一聽,從城管治理的專科醫生轉變成綜合治理的全科醫生。”張剛對圓桌對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